文献与文化的问题是一个博大而有趣的课题。其中,中外文献交流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中外文献交流的历史是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一门以文献交流为研究对象的学问。中外文献交流史也是文献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文献流通史研究的范畴。因而,对古文献及古文献学的研究应与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相结合。然而,以往中外学者对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多侧重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往往将典籍文献认为是历史研究的史料基础,从而忽略了从文献的角度看文化。同样,在古文献学领域,以往学者们更多的是对静态文本进行研究,对典籍流通状况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至于割裂了文献生命的轨迹,很难看到动态文献背后的文化意义。目前,除了20世纪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文献交流史》和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图书交流史》二书外,国内以文献交流为题的论著很少,对某些时期的文献交流史专题的深入考察和全面研究成果亦是稀缺。《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以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为中心》首次尝试以“古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史论”为主题,尤以17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东来及其影响研究为核心,探索古文献及古文献学研究与文化史研究相结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