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第一章 流域环境
第一节 地质地貌
地质 地貌
第二节 气候水文
气候 水文观测 径流与泥沙 暴雨特性 洪水特性 水位特征
第三节 沿江城市
安庆市 巢湖市 池州市 铜陵市 芜湖市 马鞍山市
第四节 水旱灾害
水灾 旱灾
第二章 水系
第一节 干流河道
河道纪实 干流形态 洲滩圩垸
第二节 河道历史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 汉至南北朝时期 隋唐至宋时期 明代 清代
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第三节 长江河道河势
张家洲河段河势 上下三号河段河势 马当河段河势 东流河段河势 官洲河段河势
安庆河段河势 贵池河段河势 大通河段河势 铜陵河段河势 黑沙洲河段河势
芜湖河段河势 马鞍山河段河势
第四节 支流水系
华阳河 皖河 菜子湖水系 裕溪河 巢湖水系 滁河 黄湓河 秋浦河 大通河 漳河
青弋江水阳江
第三章 干流治理规划
第一节 河道治理规划
长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 重点河段河势规划 长江流域规划简要报告
中下游干流河道全面规划
第二节 防洪规划
堤防建设规划 华阳河蓄洪规划
第四章 堤防建设
第一节 江北堤防
同马大堤 安广江堤 枞阳江堤 无为大堤 和县江堤
第二节 江南堤防
池州江堤 秋江圩江堤 铜陵江堤 芜湖江堤 马鞍山江堤
第五章 水闸建设
第一节 大型水闸
东流新闸 枞阳闸 裕溪闸
第二节 中型水闸
杨湾闸 华阳闸 皖河闸 破罡湖闸 白荡闸 梳妆台闸 凤凰颈闸 新桥闸 姥下河闸
金河口闸 石跋河闸 黄湓闸 下清溪闸 襄城河闸 采石闸 慈湖闸
第六章 崩岸治理
第一节 九江至安庆河段治理
张家洲河段治理 上下三号河段治理 马当河段治理 东流河段治理 官洲河段治理
安庆河段治理
第二节 安庆至铜陵河段治理
太子矶河段治理 贵池河段治理 大通河段治理 铜陵河段治理
第三节 芜湖至马鞍山河段治理
黑沙洲河段治理 芜湖河段治理 马鞍山河段治理
第七章 河道管理
第一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运行维护
群众管理组织 专业管理 堤防目标管理
第三节 河道保护
河道监测 白蚁防治 土地确权 长江防护林建设 清除违章 涉河项目管理
第四节 采砂管理
采砂管理制度 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 边界共管协议 采砂管理机构 能力建设 禁采管理
开采管理工程性采砂管理
第八章 长江防汛
第一节 防汛组织制度
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 汛前检查 汛期防守
第二节 防汛物资
清代及民国时期防汛物资的筹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防汛物资的负担与管理
第三节 防洪标准
防汛水位变迁 防汛特征水位调整
第四节 典型年防汛
1954年防汛 1998年防汛
第九章 开发利用
第一节 灌溉
古代灌溉开发 古代引水灌区修复 水库蓄水工程 驷马山灌区
第二节 供水
安庆供水 芜湖供水 铜陵供水 马鞍山供水
第三节 航运
古代开发利用 近代长江航道治理 当代长江航道治理
第四节 渔业
渔业资源 渔业生产水面 渔业管理 渔业保护
第五节 工业
安庆石化 铜陵有色 马鞍山钢铁 芜湖汽车
第十章 人文胜迹
第一节 民俗
黄梅戏 文南词 桐城歌谣 贵池傩 九华山庙会 安庆“开秧门” 船民旧俗 安庆灯会
潜怀乞巧赛戏裁剪 宿松立夏称人吃塌饼 当涂食俗 巢湖银屏谷雨观牡丹
无为板鸭做红娘 和县、无为敬石的风俗 望江吉水三庙会和华阳赤膊会
贵池民女大如天 东至紫微高照枞阳36岁生日礼 铜陵吃了糖蛋上花轿 繁昌插秧俗
芜湖摸秋盼子 芜湖龙舟竞渡
第二节 胜迹
天柱山 九华山 小孤山 齐山 浮山 天门山 巢湖 升金湖 蛟矶 板子矶 采石矶
慈姥山 桐城六尺巷 乌江霸王祠 东至陶公祠 池州杏花村 无为米公祠 和县陋室
芜湖状元坊 铜城闸 万春圩
第三节 艺文
附录
重要文献辑存
孙中山建国方略(摘编)
安徽省长江、淮河河道堤防管理办法
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关于黄河、长江、淮河、永定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报告的通知(摘录)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批转水利部关.于加强长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编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