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确实拥有傲人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城内鳞次栉比的衙署庙宇、府第祠堂,到城外星罗棋布的台阁陵园、斋院别墅;从沉睡在图书馆、博物馆中的典籍器物,到存活于市井间、街巷中的习俗观念……这些都是先人馈赠给我们的巨大财富,都需要我们这代人认认真真地继承、梳理、丰富和光大。为此,由商丘市睢阳区委宣传部、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编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丛书,应该说是一个很有益的举措。同时,我还很高兴地看到,《商丘楹联》一书作为商丘地域文化中一项很有特色的重要内容,也被收录到这套丛书之中。楹联,从文体学意义上来说,是继唐诗宋词元曲之后兴起的一种古典文学体裁,它由文字对等的上下联组成,讲究对应字词的对偶与声调和谐,强调思想内容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从文化学意义来说,则是一种充盈全社会、伴随人一生的民俗文化传统。楹联习俗已在2006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文化与建筑艺术及装饰艺术相融合,使得楹联牌匾成为名胜古迹、园林殿宇上不可或缺的点缀品。一副好的楹联对于整座古典建筑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王勃的《滕王阁序》提供了一首诗或一篇文可以使一处建筑名传千古的例证,那么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副对联可以使一个景点名扬四海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