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史》主要对自康熙三十八年(1699)成书问世后三百年间《桃花扇》的版本流传、舞台演出、批评研究、戏曲小说改编、艺术影响和域外传播等情况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研究。《接受史》的学术价值在于:首先,通过对《桃花扇》的流传、接受和影响的论述,具体而完整地呈现《桃花扇》经典化的过程,加深我们对这部名剧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借以分析、总结很好戏曲经典化的因素,可以给当下的戏剧编演一定的启发;再次,借以考察中国戏曲发展的生态情况、戏曲理论批评的衍变过程和特色。《接受史》的创新点包括:首先,发掘、整理和利用了大量清末民国时期的报刊史料,丰富了研究对象,加强了研究基础,使对《桃花扇》的接受史的描述、研究更全面、更客观;其次,关注和考察了《桃花扇》的域外传播和批评研究的情况。《接受史》相较于同类研究,在丰富、客观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具体、更深入的论述,而且分析、研究了重要却缺乏关注的接受现象和情况,如清代王萦绪的《桃花扇》改本与《桃花扇》在日本的接受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