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仁铭,全称“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6年)一月二十二日立,为神道碑。据刻石左方题记记载,碑石原在《左传》中“京城太叔之地”即现在荥阳市东南10公里的京襄城村。金正大五年(1228年)荥阳县令李天翼(字辅之)发掘。吴玉搢《金石存》谓康熙年间刘太乙《金石续录》始载之,后曾一度佚失。被再次发现后移至荥阳县署,1925年迁置荥阳第六中学,1963年6月20日被认定为河 南省重点文物,现存荥阳市文物保管所内。该碑通高1.88米,宽0.99米,厚0.2 米,碑石有磨损,右下角尤甚,失十四字,篆额正下方有穿孔,失四字。隶书。碑额“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为小篆,二行十字,碑身正文八行,行二十字(碑座下方应掩盖七字),碑身左侧刻有金代赵秉文、李献能跋语。该碑的传世拓本有清初拓本、乾隆拓本、嘉庆拓本、道光拓本、咸同拓本、清末拓本,其中清初拓本首行“熹字”下四点可见,愈后的拓本损处愈多。 本书在编排时,采用原石和乾隆年间拓本、新拓本的对比、块面对比的方式,让作者发现原石和拓本之间的一些差别,更有助于让读者理解该碑和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