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的鼓励和资助,让我有机会静下心来较系统地对过去三十多年在会计和公司财务领域的学习、研究和教学做一小结。我是1980年9月开始踏入会计这个行当,先在原江西财经学院(即现在的江西财经大学)财会系学习,后到厦门大学会计学系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曾在美国杜兰(Tulane)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并在卡内基梅隆(Carnegie Mellon)大学做富布莱特(Fulbright)研究学者。当然,最主要的职业生涯还应是从1991年开始至今在中山大学从事的会计研究与教学工作,以及在中山大学和广州大学承担不同岗位的管理服务工作。因为多年来兼任管理服务工作的缘故,自然也就曾有过多个头衔,比如,系主任、院长、处长、董事长、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等,但在内心始终追求并未曾放弃过的还是教师身份、教授岗位。在专业领域中,未曾中断、能持之以恒的也就是在会计与公司财务领域持续不断的学习、研究和教学。根据《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培养对象须撰写和出版学术自传(学术思想梳理)。客观地讲,我还到不了这个水平也不应该去出版学术自传。后面主要是从三个大的方面做一小结:第一个方面是学习,主要小结自己学习写作与研究的过程和若干体会;第二个方面是总结自己研究会计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本逻辑与方法。需要说明,过去30多年,自己在会计改革与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会计理论基本结构与会计发展理论、会计信息与盈余管理、公司高管的会计责任、企业财务战略、会计的治理功能、关联股东及相关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等七个小领域上做过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这里我并不打算介绍这些研究的结论,而是想总结一下透过这些研究,自己是如何不断完善有关会计研究的基本逻辑思维和方法的;第三个方面是教学,重点介绍自己对如何为会计人才培养和成长多开天窗所做的一些思考和尝试。与此同时,在这本书中,还包括了自己选编的8篇论文和1部著作,并对这些论著当时的写作考虑所写的回忆;整理了自己的学习与主要工作经历,科研项目与奖项,出版的著作和教材、发表的论文、提交的咨询研究报告;汇编了8位学生撰写的点滴记忆及感悟;整理的部分研究生名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