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是人民大众日常生活与讯息交流的空间场所,公共空间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数字时代下却面临着日渐衰落的困境。针对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意义缺失的问题,本书试图从布鲁默符号互动论和杜威经验主义哲学中一元论角度出发,对于公共空间进行本体概念的重新定义。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辨析出公共空间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特点,即公共空间具有社会介质的属性特征。运用演绎法,定义公共空间作为社会介质的三个属性特征。归纳作为社会介质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四个要素,并将四个要素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建构,提出了MCEM模型工具。分别运用实证法和科学实验法对MCEM模型工具进行了案例研究和应用实例的研究分析。 本书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本体研究及具体要素的挖掘和模型工具的建构,指出了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社会介质属性的特征。本书推进了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同时,还为设计师和研究者提供了设计与评估城市公共空间的模型工具。作为本体研究的理论探索,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提供了经验和范例,也为其他城市设计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