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丛枝病是由植原体侵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害,使泡桐形态上产生丛枝、节间缩短、叶片黄化以及腋芽增生等主要症状,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造成泡桐生长速度减慢,景观效果差,严重阻碍了泡桐的产业化进程,给我国林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对泡桐丛枝病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泡桐丛枝病研究进展》旨在及时总结泡桐丛枝病新研究进展,为阐明泡桐丛枝病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泡桐丛枝病研究进展》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新的泡桐丛枝病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泡桐丛枝病发生的全转录组、代谢组和全基因组甲基化研究,鉴定到与泡桐丛枝病相关转录本和代谢物;绘制了泡桐丛枝病的DNA甲基化图谱;发现DNA甲基化与泡桐丛枝病发生密切相关;筛选到了与泡桐丛枝病发生的关键调控基因及调控途径。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泡桐丛枝病发病机制,最终为解决泡桐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