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汉语复合构词研究论析
第一章 先秦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汉语构词研究
第一节 先秦至《马氏文通》的汉语构词研究
一、先秦的汉语构词研究
二、两汉的汉语构词研究
三、魏晋至明代的汉语构词研究
四、清代的汉语构词研究
第二节 《马氏文通》至20世纪80年末的汉语构词研究
一、《马氏文通》的汉语构词研究
二、20世纪前期的复音词研究
三、从《汉语的构词法》到《汉语口语语法》
四、从《汉语词汇》到《汉语描写词汇学》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迄今的汉语构词研究
第一节 语法化与词汇化的异同
一、国外有关两者的分辨
二、国内对两者不同的界说
三、有关“跨层结构”的命名
第二节 词与非词的界限
一、区分标准问题
二、复合词出现时间的判定
第三节 构词法与句法的异同
一、从历时角度进行认识
二、从共时角度进行认识
第四节 词汇化的诱因机制
一、早期的解释
二、外部或内部因素的解释
第五节 单纯词与合成词的分辨
一、合音词问题
二、有关“蝴蝶”“狼狈”的讨论
第六节 构词法和造词法的分辨
一、问题质疑
二、新词创制的复杂性
三、有关构词法的突破
第七节 先秦构词研究
一、综述及著作研究
二、专题研究
第八节 中古构词研究
一、中古汉语的历史地位
二、对佛经翻译文献的研究
三、“同义连用”非常显著
四、并列复合词占据优势
第九节 汉语复合词创制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一、敦煌变文于词汇史上的地位
二、有关补充式构词产生的问题
第十节 同素异序词研究
一、前人的关注
二、认识的分歧
三、正确的处置
第十一节 构词语素的置换
一、王力先生的引领
二、新时期的有关考察和讨论
三、余论
第三章 汉语构词的认知解释
第一节 汉语词汇由单到双转变的促进因素
一、社会认知的自觉
二、语言表达的追求
第二节 汉语构词组合方式不平衡根由之解释
一、有关甲骨文中的构词法
二、有关“并列复语”现象的性质
三、汉语构词不平衡的理据
四、偏正型复合词及其他构词
第四章 个案词语的词汇化过程描述
第一节 说“进步”
一、“进步”成词为什么比较难
二、“进步”的历史发展
三、“进步”成词历程的语法学解释
第二节 说“结构”与“勾当”
一、说“结构”
二、再说“勾当”
第三节 说“甚至”
一、有关“甚至”的语义组合问题
二、“甚至”在其后的发展
三、由“甚至”到“备至”
第四节 说“到”
一、有关处理的困境
二、“到”在汉语历史上的用法演变
三、共时层面的综合考察
四、余论
下编 汉语词缀的历史发展考察
绪论
第一节 词缀讨论的价值
一、可以充分地认识汉语的具体特征
二、可以准确地认识汉语的鲜明特点
第二节 词缀研究简史
一、古代词缀问题研究
二、现代词缀问题研究
第三节 汉语词缀属性的讨论
一、争议种种
二、反思讨论
第一章 初创期(先秦)
第一节 《诗经》中的语助或附加
一、“有”是否为词缀的困惑
二、《诗经》中的词缀、衬字讨论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然”类词
一、《论语》《孟子》中的“x然”类
二、《庄子》《荀子》中的“x然”类
第三节 “以”类、“可”类等构词
一、“以”类构词
二、“可”类构词
第二章 发展期(两汉至明清)
第一节 “行”“毒”“自”“复”等是否为词缀
一、“行”和“毒”
二、“自”和“复”
第二节 “‘广’类(形)/‘甚’类(副)+为/加”组合的词汇化
一、“‘广’类(形)/‘甚’类(副)+为”
二、“‘广’类(形)/‘甚’类(副)+加”
第三节 “老~”“~子/儿/头”的词汇化
一、“老~”
二、“~子/儿/头”
第三章 兴盛期(现代)
第一节 变革与特点
一、变革
二、特征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附加式构词
一、五四运动前后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
三、当代
第四章 典型词缀
第一节 说“于”
一、甲骨文中的“于”
二、西汉时期的“于”
三、现代汉语中的“x于”
四、余论
第二节 说“性”
一、“~性”中的“性”是否为词缀
二、“性”构词的历史源流
三、现代汉语“~性”类词的来源及使用
第三节 说“化”
一、古代汉语的“化”
二、现代汉语的“化”
余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