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疏水表面的润滑性》首先通过化学/电化学耦合的方法制备了铜基仿生荷叶多尺度微纳米级的疏水织构。通过微纳米级结构对仿生疏水的可构性,探讨气体介入液体润滑系统的可控机制。利用润滑剂中气体的含量变化与密度变化的关系,将变密度变化的度量式引人流体动力润滑现象的雷诺控制方程中,从而建立气楔协同润滑下的动压润滑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疏水结构是控制气体的存在形式时气楔协同润滑减阻的关键。其次通过流体动力学仿真,对单尺度微米级织构和多尺度微纳米级结构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及微通道流动的动态气层分布形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多尺度微纳米级复合结构的疏水性能显著优于单尺度微米级结构,并且耦合微米级结构为半球形状时将达到的疏水性能。同时,微通道气层分布形态揭示疏水性能直接影响气层稳定在固液界面之间的覆盖率。然后对微纳米级结构的分布密度进行优化设计,将气膜润滑层的表面覆盖率提高到99%。后进行润滑性能实验,验证了仿真的有效性。《仿生疏水表面的润滑性》提出了通过微纳米级疏水织构设计能够控制气体稳定性的设计新概念,并探讨了气体可控性对润滑减阻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