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知识读物善的支撑: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比较研究

善的支撑: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比较研究

善的支撑: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比较研究

定 价:¥69.00

作 者: 李华忠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329453 出版时间: 2018-10-01 包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善的支撑: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比较研究》深入地讨论了道德与信仰的关系。道德是社会规范,是行为准则。道德告诉人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所以早在2500年前,苏格拉底就说:“美德是知识。”换句话说,道德作为知识,作为是非对错,告诉我们什么是好。但是,道德解决不了一个根本问题:人为什么要好?人为什么要善?这是信仰要回答的问题。洛克曾经举例说:“你如果问一个基督徒,人为什么要善,他着眼于来世,他会说掌着悠久生死权的上帝需要我们那样做。”洛克的观点明确,宗教徒的道德源于信仰。洛克还举了霍布斯主义者和其他文化的例子,说明信仰是伦理的根据和支撑。同样,马克思主义者的善也源于信仰。以人类解放为理想和信仰,使马克思主义者成为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海涅在《德国哲学与宗教的历史》书中,曾经讲了一个故事,康德用他理性的手术刀杀死了上帝,回头看见他的仆人老兰培瑟瑟发抖,心里想,这个可怜的人需要一个上帝,否则他不会幸福,于是,康德在实践理性(道德)的领域里又使上帝和天国复活了。这是海涅对康德哲学的深刻解读,信仰是道德的支撑。这是《善的支撑: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比较研究》的基本观点,以此为出发点,李华忠博士主张建设现代精神家园,加强信仰建设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立足点。

作者简介

  李华忠,男,1978年生,吉林通榆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现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及市厅级课题5项,合作专著、编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高职分会理事,温州市第二批社科青年骨干人才。

图书目录

导论
一 写作的缘起
二 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比较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 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
四 本书的学术、现实与方法论意义
五 研究的基本方法
六 基本框架结构与创新性
章 道德的形上价值基础
节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一 道德释义
二 道德的形上追问
第二节 信仰的特性与价值
一 信仰的特性
二 信仰的价值
三 人为什么要有信仰
第三节 道德的信仰基础
一 形上支撑价值
二 道德价值的依托和载体
三 道德的精神动力
四 道德评价的终极价值标准
第二章 西方传统道德的宗教信仰基础
节 西方传统道德的逻辑起点
一 人性恶预设
二 性恶论与宗教信仰
三 立基于上帝信仰的宗教道德
第二节 西方传统道德的宗教根基
一 西方宗教道德传统
二 上帝的道德形上支撑价值
三 西方宗教信仰的外在超越性特点
第三节 康德的道德宗教
一 道德基础的“哥白尼式革命”
二 “圆善”与上帝公设
三 善的信仰支撑
第四节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宗教信仰反弹倾向
一 传统道德基础与现代性批判
二 现代性信仰危机与后现代主义批判
三 后现代道德的宗教信仰基础回归趋向
第三章 中国传统道德的“天人合一”信仰基础
节 中国传统道德的逻辑起点
一 人性善预设
二 性善论与“天人合一”信仰的内在逻辑
三 立基于“天人合一”信仰的道德实践
第二节 道德形上论的“天人合一”心性学
一 “天人合一”心性学之道统
二 天为人德之本
三 天人合德
四 “天人合一”信仰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道德信仰基础的瓦解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道德信仰基础的冲击
二 走不出传统的“怪圈”现象
三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第四节 现代新儒家对儒学的复兴与创新
一 儒学的复兴与创新
二 现代新儒家对儒家伦理内在精神根据的辩护
第四章 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价值评析
节 中西传统道德之信仰基础异同概略
一 形式与内容差异
二 基本思路相同
第二节 传统道德建构逻辑理路的现代价值
一 中西传统道德建构逻辑理路
二 传统道德建构理路的现实启示价值
第五章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信仰逻辑进路思考
节 中国现当代道德与信仰之离合
一 基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道德
二 新时期信仰缺失与道德失范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信仰逻辑进路思考
一 弘扬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伦理向度
二 构筑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现代精神家园
三 积极引导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适应
结语 道德形上价值基础的意义、难题与出路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