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传统文化的历史特质与时代展开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丰富内涵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创新与发展
第二节 文化传统的预制性与文化自觉
一、文化传统的预制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的三个维度
第三节 在新时代的大势中理解“以文化人”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文化人”的重要论述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三重关系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效果
第二章 先秦儒家的道义论
第一节 道义论内涵概述
第二节 孔子的道义论
一、道义是立身处世的准则
二、道义是价值评判的标准
三、道义是学、教、守、弘的核心
第三节 孟子的道义论
一、辨义利,正本清源
二、学孔子,自任天下
三、闲圣道.以正人心
四、道性善,造道自得
第四节 荀子的道义论
一、不可少顷舍礼义
二、化性起伪以成圣
三、义利之辨
第三章 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
导论
第一节 先秦儒家政治理念的演证
一、公
二、生
三、分
四、和
五、结论
第二节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之政治本体论研究
一、治政主体君本论
二、享政主体民本论
三、成政修身为本论
第三节 孔子的政治理念
一、“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二、君臣关系论
三、君民关系论
第四节 孟子的政治理念
一、王政与时势
二、王政与君臣
三、王政与君民
四、王政与国家
五、王政与天下
第五节 苟子的政治理念
一、礼治
二、乐治
三、心治
第四章 传统典故的伦理想象
第一节 “孺子将入于井”的伦理想象
一、何为恻隐
二、为何恻隐
三、恻隐风险
第二节 “以羊易牛”与仁慈美德
一、仁慈的结构
二、仁慈的本质
三、仁慈的冲突
第三节 羞耻的伦理分析
一、羞耻与“门人”
二、羞耻与“脱裤”
三、羞耻与“作贼”
四、羞耻的式微
第四节 传统典故的德育价值
一、传统典故进入高校德育的教育合理性
二、传统典故进入高校德育的技术性考察
三、传统典故进入高校德育的教育前景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