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

定 价:¥93.00

作 者: 汤忠钢 著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丛编项: 光明社科文库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456047 出版时间: 2020-0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字数:  

内容简介

  《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光明社科文库》围绕“文化与人化”、“传统与现代”、“人文与意义”“儒学与未来”等基本题目,讨论“文化的多元定义”、“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吊诡”、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征”,并基于“道德理性的中和性”来说明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并与以“认知理性的对立性”为特征的西方人文精神作历时性比较。而引进现代新儒家唐君毅、牟宗三的相关文化哲学理论,目的在分析指出:现代新儒者打通“本土的心性论”与“西式的认识论”的学术工作既表现了他们融合古今中西的思想诠释力,也表现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局限性。而日愈发展的多元并存、和而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应被看作文化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一个“共同态度性范式”。

作者简介

  汤忠钢,男,1977年10月生,江西省萍乡市人。先后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日本爱知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及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现代新儒学、文化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教学工作。已出版专著两部,在各类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图书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文化概念界说新论
一、“文化”的中西词源学考察
二、不同视域下的文化界定
三、对诸种文化定义的评说
四、作为哲学意义上的文化新定义
第二章 浅探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
一、“民胞物与、一体之仁”的天人合一精神
二、“执两用中”的辩证法与“和而不同”的中庸之道
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日新奋斗精神
四、重人轻神、民为邦本的人本主义态度
五、不崇玄虚、求是务实的实用理性
六、太上立德、义以为上的道德主义情怀
七、“协和万邦”的和平主义态度与“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主义精神
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开放精神与文化创新方法
第三章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特征
一、从经济形态看: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农业文化
二、从社会形态看: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封建社会的文化
三、从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内圣外王”的伦理政治文化
四、从思想文化流派在历史上的地位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是儒家文化
第四章 中西人文精神的历时性比较与现代新建构
一、人文精神正义
二、中西方传统人文精神特质的考订及其现代重塑两条路向的反思
三、东西方的互相走近
——“人文精神”现代重塑的两条路向、质疑与超越
四、对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新形态建构的思考
第五章 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刍议“现代化”三题
一、“现代化”问题的凸现及其研究的一般态势
二、关于“现代化”的界定
三、“大现代化观”——深化现代化研究的一种可能的思路
第六章 论“共同态度性”范式在传统文化现代化理论研究中的运用问题
——对日本汉学家加加美光行先生《现代中国学新范式》的解读
一、“现代化”问题:缘起及转向的轨迹
二、东方保守主义也需要“共同态度性”的洗礼
——传统性:尊重不等于独尊
三、确立“共同态度性”的关键是走出文化一元中心主义情结
第七章 唐君毅现代新儒学文化哲学的反思与批评
——兼谈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解模式问题
一、“文化意识宇宙的巨人”——唐君毅
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出发的批评
三、一个概括的表述
第八章 现代新儒家的“民族文化精神之反思”
——以牟宗三的观点为案例的说明
一、中国民族文化精神之反省
二、理性的运用表现与理性的架构表现
三、良知的自我坎陷
第九章 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中的道德宗教精神
一、时代悲感与意义唤醒
二、开出药方:“道德的理想主义”
三、儒学是一人文的道德宗教
第十章 再论牟宗三的现代新儒家“人文教”
一、儒学具有人文道德宗教的价值及精神内涵
二、儒家的“人文教”被诩为宗教的最圆满的形态
三、人文道德宗教是对治人类“意义危机”的良方
四、“良知的自我坎陷”使人文道德宗教更趋精致化
五、小结
第十一章 浅谈现代新儒家人性观的若干问题
一、以“心性之学”的心体、性体界说人性
二、作为对现代新儒学人性观反思的几个批评
三、结语
第十二章 “照着说”与“接着说”
——浅谈牟宗三现代新儒学心性论的特质及其问题
一、牟宗三继承了宋明儒学以心性为本体的基本看法,将心性本体界说为“既存有又活动”、即道德即超越的最高实体
二、牟宗三坚持孟子以来的性善说,将心性本体形而上的“创造性本身”视为理解人性的真所在
三、宋明心学以直觉主义肯定本心仁体之真实性的“工夫论”与方法论在牟宗三那里也得到“保守”
四、牟宗三继承了宋明儒学心性论“体用不二”基础上“内圣开外王”的基本视野
五、简短的评述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