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唯物史观视阈中的信息文明研究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信息文明研究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信息文明研究

定 价:¥68.00

作 者: 王水兴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342360 出版时间: 2019-05-01 包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信息文明研究》将“信息文明”作为标示性哲学范畴研究,贯彻唯物史观立场、方法,从整体上探讨信息文明的理论形态、实践形态、逻辑形态和社会制度形态,并力图揭示信息文明的哲学本质和重要意义。《唯物史观视阈中的信息文明研究》认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存在方式和人的存在方式,信息文明是社会主体交互性和互组织性发展过程与结果。信息文明实质是社会主体协同互利发展的共享文明。全书希望通过信息文明的研究,在全社会树立信息文明意识,确立信息文明方式,不断增强信息文明建构的自信和自觉。

作者简介

暂缺《唯物史观视阈中的信息文明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导论
节 问题的提出
一 信息化浪潮与信息文明兴起
二 历史的镜鉴需要我们高位认识信息文明
三 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独特历史方位和时代境遇
四 唯物史观视阈下信息文明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
一 总体思路
二 各章思路
章 理论形态:信息文明的基本含义
节 信息文明关联概念及其内涵的厘定
一 信息的本质
二 信息的基本特性
三 信息资源与信息活动
四 文明的内涵
五 信息文明的内涵
第二节 信息文明的基本结构
一 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信息文明的基础
二 信息化生产方式是信息文明的核心
三 信息社会治理体系是信息文明的外在体现
第三节 信息文明的基本社会功能
一 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
二 社会全面发展的“倍增器”
三 人的存在再实现
小结
第二章 实践形态:信息文明的要素衍化
节 社会生产力内涵的嬗变
一 工业时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内涵
二 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内涵
三 “协同共享”生产力时代来临
第二节 全球迈向信息社会
一 信息社会是一种技术社会形态
二 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 信息社会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
四 全球范围的信息社会化运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新内涵
一 人民群众普遍的信息化
二 人类历史上的蔚为壮观的大迁徙
三 信息时代群众史观的新内涵
小结
……
第三章 逻辑形态:信息文明的生发机理
第四章 制度形态:信息文明的社会趋向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