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生界沉积特征》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地质理论为指导,针对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生界沉积充填模式差异、沉积体系分布不清、储层厚薄交互导致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等问题,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在国家“十二五”油气重大专项中的科研新成果,从构造演化、海/湖平面变化、地层发育情况、地震层序特征、盆地结构、物源分析、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等方面,分章节对中国近海六个主要新生代含油气盆地进行了系统分析,按构造成因机制将中国近海新生界沉积盆地分为陆内裂谷、陆缘裂谷、走滑拉分及弧后裂谷四大类盆地,对比分析了中国近海各盆地的内部结构特征,首次按地质年代统一汇编了中国近海全海域的新生代沉积体系分布与海陆变迁图,建立了中国近海四种不同类型盆地构造-沉积一体化充填成因模式。古新世—始新世为中国近海大多数盆地的主成盆期,以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为主的优质烃源岩与有效储盖组合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各盆地油气富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