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核电事业安全健康发展,运行核电机组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大陆运行核电机组44台,在建机组12台。随着越来越多的核电机组装料运行,在我国核安全监管资源并未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核安全监管效率、吸收先进监管理念、构建科学监管模式、推动核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的现代化,成为当前我国核安全监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众所周知,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率先在核安全监管活动中应用概率安全分析(PSA)技术,逐步建立了风险指引型核安全监管体系。美国核管理委员会鼓励核电厂许可证持有者在安全管理中引入PSA技术,提高核安全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核电厂的运行和维修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各项业绩指标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核电厂集体辐射剂量和重大事件年发生次数大幅降低,发电成本逐年下降,机组能力因子显著提高,非计划停堆次数减少,换料大修工期显著缩短,美国核电厂的安全业绩和经济效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提升。至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核电厂就实现了能力因子从落后于全球平均的过程,并且自2000年以后都保持了稳定的优秀业绩。由此可见,先进的核安全监管为美国核电厂的运行业绩和安全管理水平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长期的核安全监管实践中,我国不断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和方法,深入认识和把握核安全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和理念指导核安全监管工作。积极开展经验反馈和安全持续改进,使得我国核电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记录和安全业绩。《中美先进核安全监管实践》全面介绍了美国风险指引型核安全监管的体系框架、法规演变,以及新的技术和实践等,旨在帮助读者全面认识风险指引型核安全监管的内涵。《中美先进核安全监管实践》中还介绍了我国核电厂安全监管的现状和近年来构建先进核安全监管体系所开展的探索和实践。希望能够通过比较,发现不足,找到差距,从而坚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