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本事及接受研究》主要分四个章节进行具体论述。第一章,主要考索史传中的商山四皓。通过较全面的耙梳史料,厘清“四皓”之称早出于汉末扬雄,并成为其主流的称谓;四人名号中甪里、东园公有他称;绮里季、夏黄公有断句之争;东园公当姓庾姓唐,绮里季当姓吴名实字子景;并考察以“四皓”为名的其他人物事迹。利用多重证据考索“商山四皓”辅翼太子本事,分析四皓“拒邦助盈”之原因在于天下人心之所向,结果刘盈储位得保,天下未乱,四皓功成身退,赢得生前身后名,由此刻画出四皓高贤、隐逸、仙寿的原始形象;而四皓数次归隐商山,其隐地也随时代变迁而增异之说,成为中国隐逸与隐士文化的典型例证。第二章,主要考索四皓文化形象的演变历程,围绕四皓高贤、智谋形象的塑造与反思,四皓隐逸与仙寿形象等展开。四皓文化形象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而逐渐跳脱出“张良计”,唐五代强调“知时”“忠主”,多发借古抒怀言志之语,或以四皓自比或怀四皓心态,宋金时四皓真伪与其道德高下的质疑日盛,推动了四皓道德事功形象的深化,至元明清在事功批判重新抬头至深刻反思的评判色调下,完成了从“政坛”到“神坛”的形象转型;在人格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取舍中,四皓的隐逸形象凝化为士人政治理想、人生价值与道德操守的圆融的另一支核心力量;而四皓升仙及长寿形象不断被重构书写,史书中诸多以四皓为名的人物及事迹等,则使得尊贤崇老成为中国文化中无法拂去的情结。第三章,主要讨论商山四皓的艺术接受。具体讨论诗歌中“四皓诗”的创作及其宏观特征,历代四皓诗的分类及主题迁移,唐代题庙诗与白居易集团唱和“四皓诗”,宋代饱含强烈时代感的诗与形象鲜明的词,以及元明清“四皓诗”中的题画主题,都体现出“四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话本、戏曲、小说中引用“四皓”展现出浓郁的传奇色彩,绘画、雕塑、碑刻、建筑中四皓形象比比皆是,且已经固化成为一种贤者之文化符号,四皓长寿、仙人形象突出,并与市民文化结合,成为教化民风的重要载体,还将仙风道骨的历史文化符号烙上传奇的色彩,从思想内涵及题材表现上,大限度地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第四章,探索四皓文化的域外传播接受,主要介绍并探讨四皓文化在古代日本、韩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史志、文论等围绕四皓辅佐太子、稳固汉廷的事功,“真假”四皓与“张良计”等展开,四皓题材散见于诗歌、话本、绘画、建筑等诸多领域,涵盖四皓文化内核的高贤、隐逸、仙寿等层面。走出国门的四皓文化不亚于其在中国本土的流播,且逐渐内化成为日本、韩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皓文化在日本、韩国的传播与发展,正是“中国文学经典海外传播”的典型例证,中国文化对日本、韩国文化的影响与塑造,对于认识古代汉文化圈中中国文化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