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 1
前沿/ 3
第一章 郭沫若的《革命与文学》中提倡的“革命文学” / 9
第一节 导言 / 11
第二节 关于自我表现 / 11
第三节 创作与它的作用:文艺与宣传 / 12
第四节 对“个性”的定位 / 20
第五节 关于文艺继承性的观点 / 22
第六节 结语 / 27
第二章 郭沫若与《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河上肇著) / 51
第一节 导言 / 53
第二节 关于郭沫若提及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 / 53
第三节 源自河上肇影响的几个方面 / 55
第四节 关于郭沫若在接受河上肇观点影响上的取舍 / 62
第五节 关于郭沫若倡导的文艺理论受到河上肇影响的可能性 / 70
第三章 成仿吾与《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 99
第一节 导言 / 101
第二节 《新文学之使命》 / 101
第三节 摸索与渐进 / 112
第四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变 / 117
第五节 结语 / 128
第四章 茅盾与《从牯岭到东京》 / 147
第一节 导言 / 149
第二节 提倡自然主义 / 150
第三节 关于小说的问题 / 159
第四节 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166
第五节 革命文学的论争 / 186
第六节 三十年代前期(1930~1933年)的批评论 / 211
第七节 结语 / 221
主要参考文献 / 260
后 记 / 275
译后记 /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