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宪法实施状况之评估 (1)
1.1 科学认识和处理宪法实施与宪法监督的关系(1)
1.2 评估宪法实施状况的应持之度(3)
1.3 宪法实施的主体与方式(5)
1.4 宪法实施取得的巨大成就(7)
1.5 宪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1)
1.6 宪法未得到有效实施的原因(13)
二 宪法监督状况之评估 (21)
2.1 理性看待违宪问题在依法治国中的负面影响(21)
2.2 评估宪法监督状况需要考虑的因素(26)
2.3 1982年宪法对宪法监督制度的设计(30)
2.4 宪法制定后有关方面对健全宪法监督制度的努力与结果(53)
2.5 彭真关于宪法监督的重要思想观点(58)
2.6 实践中的特点、经验与存在问题(76)
三 健全宪法实施制度的关键措施及需考虑的问题 (97)
3.1 准确理解宪法规定,将宪法中党的领导的表述具体化(97)3.2 准确把握宪法修改后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含义,协调衔接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130)
3.3 大幅提升党内民主,推动宪法实施(145)
3.4 改变优先发展基层民主的策略,大力发展国家民主(176)
3.5 研究解决一系列重要问题,保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188)
3.6 准确把握人大主导立法的界限,以立法方式实施宪法(202)
3.7 衔接协调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保证权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238)
3.8 回顾彭真思想论述,应对解决党领导政法工作重大挑战(249)
3.9 坚持根本政治制度,推进地方司法机关人事权改革(267)
3.10 科学认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以加强人大监督支持党的领导(294)
3.11 改变人大工作重点,将法律监督摆到突出位置(298)
3.12 改变党政领导人、负责人工作方式,突出宪法法律重要性(299)
3.13 有条件地开展宪法解释,适时建立宪法解释制度(302)
3.14 设置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需十分慎重(304)
四 健全宪法监督制度之若干设想 (316)
4.1 健全宪法监督制度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317)
4.2 建议设立党中央的宪法监督委员会(326)
4.3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职权(329)
4.4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职权(332)
4.5 建议授权人民法院行使部分宪法监督职权(345)
4.6 慎重处理党派、政协、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违宪问题(357)
五 充分实施宪法监督的条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策略步骤 (360)
5.1 充分实施宪法监督的条件(360)
5.2 实施宪法监督和宪法解释可能面临的具体问题(364)
5.3 妥善处理学术舆论与政治决策的关系(369)
5.4 以理性务实态度看待宪法监督的进程(370)
5.5 解决违宪问题的综合思路(372)
5.6 未来立法中的具体建议(374)
六 宪法修改后备案审查、合宪性审查和宪法监督需要研究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 (379)
6.1 备案审查的主体需要研究(380)
6.2 备案审查的范围需要研究(382)6.3 审查的标准应当谨慎界定(385)
6.4 区分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似乎意义不大(388)
6.5 备案审查的其他几个问题(390)
6.6 合宪性审查大概只能理解为宪法监督(391)
6.7 宪法法律意义上的合宪性审查只能是事后审查(393)
6.8 宪法监督体制已有新的明确内涵(398)
6.9 是否要研究开展宪法解释,为宪法监督澄清两大问题(405)
后 记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