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被广泛关注的民权和民生问题,本书采用经济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为起点,确立研究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要旨与意义,之后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相关概念界定、特征出发,建立一般分析框架,类别不同的公共文化产品及其供给方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涉及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农村生产方式变迁及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等一系列问题。在现实层面,也将会面临更为复杂的理论问题和制度设计,需要在更为宏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结构中展开相关研究。本书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分析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现实制度和历史逻辑链条。同时加大了对相关域的研究,在相关域的分析中引入村庄特征、社会资本、社会流动、公共空间等相关变量,考察这些变量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影响。本书引入“国家——社会”的分析范式,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的博弈和融通,并提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及其选择。最后通过对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议和启示,希望这一研究产生普遍性的结论,能优化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