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于根亲文化的发展传承十分重视,2016年9月30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指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国家赋予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文化使命。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推进文明河南和文化强省建设、促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017年1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人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目前没有任何公开的资料能够详细地讲解河南所有祠堂现状,并且由于河南根亲文化不及中原以南各省份浓厚,研究者甚少,反而是在我们历经一年多的工作中发现,河南省内保存较好的祠堂众多。经过近十几年对寻根问祖文化的不断宣传,原有保存的祠堂也逐渐翻新、修复。遗憾的是,没能更早地开始这项工作,有很大一部分祠堂在历史变迁、城市扩张、村镇建设中被拆除或废弃。如偃师市记录在册的共计75家宗祠,在调研过程中就有20多家无法找到,已找到的又有半数以上处于无人管理的半荒废状态。在偃师市区与洛阳市区交界处,很多村落拆迁为新区建设让步,笔者到达时,仅留下一座孤零零的祠堂与周边的残垣断壁;而洛阳市区内记录的40多处祠堂更是寥寥无几,有可能今天在《祠堂大观/根在河南》中记录下的照片就是这座祠堂最后的一张影像。由此看来,省内祠堂的调研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祠堂大观/根在河南》内容均以祠堂内陈列石碑、当地村民口述、姓氏宗亲提供为准,由原嵩山根亲公司所有同事实地考察、搜集资料,编者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