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诗研究的新径(代序) / 1
张桃洲
郭沫若《卷耳集》及其论争研究
林 东
引言 / 6
一、《卷耳集》时期郭沫若的思想、文学观念 / 14
二、《卷耳集》与早期的《诗经》今译 / 31
三、20 世纪20 年代初历史语境中的《卷耳集》论争 / 52
四、《卷耳集》与郭沫若的“胡适情结” / 67
结语 / 86
徐志摩诗歌的宗教文化内蕴
余婷婷
引言 / 94
一、浪漫气质下的宗教文化接受 / 104
二、杂与浮——跳动的思想轨迹 / 118
三、热烈与空寂——趋于两极的诗歌美学 / 140
四、从题材到形式——诗歌实践中的宗教印痕 / 154
结语 / 172
20 世纪40 年代废名文学观的佛学维度
郭建超
引言 / 176
一、《阿赖耶识论》:20 世纪40 年代废名的思想内核 / 186
二、从文人之“心”到士人心态:废名的思想转换及文学呈现 / 200
三、《欢喜的话》:新中国语境下废名的思想与文学 / 222
结语 / 230
沈从文与20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诗坛
彭慧芝
引言 / 234
一、初入诗坛的卑微者:在北京(1923—1928) / 248
二、“京海”之间的诗坛:去上海(1928—1933) / 261
三、“京派”诗人的流变:回北平(1933—1937) / 276
四、残缺的生命诗章:南渡昆明(1938—1949) / 289
结语 /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