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走近《中庸》
第二讲
何为“中庸”
一、生活中的中庸8
二、字面上的中庸9
三、代表性学者的中庸观11
第三讲
子思的《中庸》思想源头探寻
一、中庸思想的源头17
二、子思是战国时期儒学的代表性人物19
三、子思是孟子之师爷21
四、子思的安贫乐道性格22
第四讲
子思的核心观点
一、子思的中庸观点26
二、子思的五行观点27
三、子思的诚观点27
四、子思的天命观点28
五、子思的天人合一观点28
第五讲
《中庸》何以可能?
一、中庸=道32
二、中庸=中和34
三、中庸=善35
四、中庸=君子之道37
五、中庸=庸德、庸言39
六、中庸=鬼神之德40
七、中庸=大德42
八、中庸=诚者43
九、中庸=圣人之道46
第六讲
《中庸》的逻辑
一、《中庸》的道德逻辑内容51
二、《中庸》的四个道德逻辑形式52
三、诚是子思道德逻辑的核心54
第七讲
《中庸》始言一理
一、天命之谓性56
二、率性之谓道59
三、修道之谓教60
四、君子慎其独61
五、恐惧乎其所不闻62
六、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63
七、喜怒哀乐之未发65
八、发而皆中节谓之和65
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66
第八讲
孔子“十曰中庸”
一、中庸可知矣”原则70
二、“中庸鲜能久”原则72
三、中庸辨知愚73
四、中庸之道不行76
五、舜之道77
六、中庸不能期月守80
七、颜回之道81
八、中庸不可能83
九、中庸之强85
十、真正的圣人之道89
第九讲
“贵而隐的中庸”散为万事
一、道:从夫妇到天地94
二、道:不远人96
三、君子居易以俟命100
四、君子之道重在积累104
五、鬼神之德104
六、舜之大孝107
七、文武之道111
八、祭祀之道116
九、三达德121
第十讲
诚之道:复合一理
一、自诚明与自明诚142
二、唯天下至诚144
三、普通人至诚149
四、至诚前知152
五、诚者自诚153
六、至诚无息155
第十一讲
圣人之道
一、修身164
二、明道170
三、明辨176
四、知法182
五、修身186
六、诚意195
七、《诗》七曰193
第十二讲
《中庸》的现代意义与不足
一、现代伦理之困点202
二、现代伦理之困因203
三、现代社会伦理之需求204
四、中庸思想的历史价值205
五、子思思想的现代价值挖掘206
六、中庸思想的扬弃213
结语215
参考文献216
致谢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