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味地为他人着想,而忽略自我的感受,会成为病态的利他主义?为什么对他人的痛苦共情太多,会让我们自己痛不欲生?为什么说人与人之间的不尊重侵蚀了我们的社会和世界的根基?为什么我们时常会陷入道德痛苦之中?为什么太投入就会让我们产生倦怠?一旦我们学会了识别生活中美德的边缘状态,就能站在变化的门槛上,为我们的内心生活和这个我们共享的宏伟世界,创建一个清晰的避难所。我们也会因为拥有在美德的悬崖边反思的勇气,真正做到常怀慈悲,抵达行善的境界。人的精神状态宛如一个生态系统。这里的地形时而安全宜人,时而危险丛生。在相互对立事物的交汇之处,就是所谓的“边缘状态”。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重要的五种品质,是使人类过上富有同情心的、勇敢的生活的关键,但这些“善”的行为都存在着“边缘坠落”。我们可以将边缘状态视为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即使处于有害的一面,也可以将边缘状态视为转变的契机,将困难转变为成长历练,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才能真正做到常怀慈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