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范围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范围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经验借鉴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乡空间及城乡空间结构
2.1.2 县域及县域经济
2.1.3 县域城乡空间结构
2.1.4 转型与空间结构转型
2.2 理论研究进展
2.2.1 城乡空间结构研究
2.2.2 城乡空间发展研究
2.2.3 城乡空间关系研究
2.2.4 研究进展评述
2.3 实践经验借鉴
2.3.1 国外先发地区经验
2.3.2 国内先发地区经验
2.3.3 经验借鉴启示
第3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城乡空间结构转型的理论模式
3.1 城乡发展历程与问题剖析
3.1.1 发展历程
3.1.2 主要成就
3.1.3 现实问题
3.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解析
3.2.1 内涵特征
3.2.2 目标体系
3.2.3 价值导向
3.2.4 发展动力
3.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城乡空间结构的转型模式与路径选择
3.3.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城乡空间结构的转型模式
3.3.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城乡空间结构的推进路径
3.3.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城乡空间结构的转型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中县域城乡空间结构发展的现实审视
4.1 关中县域的总体特征
4.1.1 自然本底特征
4.1.2 城乡发展演进
4.2 关中县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4.2.1 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4.2.2 人口规模等级现状
4.2.3 城乡发展水平测算
4.2.4 城乡发展特征总结
4.3 关中县域城乡空间特征分析及空间结构类型划分
4.3.1 县域空间尺度分析
4.3.2 县域城镇紧密度分析
4.3.3 县域城乡空间结构类型划分
4.3.4 县域城乡空间结构总体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关中县域城乡空间结构转型发展的适宜性选择
5.1 关中县域城乡空间结构转型的目标体系
5.1.1 经济发展目标:三产联动
5.1.2 社会统筹目标:城乡均等
5.1.3 生态优化目标:发展匹配
5.1.4 空间支撑目标:全域覆盖
5.2 关中县域城乡空间结构的转型机制
5.2.1 政策引导机制
5.2.2 经济发展推动
5.2.3 设施配套均等
5.2.4 空间规划支撑
5.3 关中县域城乡空间结构转型发展的模式选择
5.3.1 以完善关中县域城镇体系为基础
5.3.2 以优化关中县域城乡产业结构为依托
5.3.3 以调整关中县域城乡人口规模为抓手
5.3.4 以关中县域城乡建设用地演变为脉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关中富平、蒲城、潼关县域城乡空间结构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
6.1 富平县域城乡空间结构转型发展的实证分析
6.1.1 城乡自然特征概况
6.1.2 城乡关系转型发展
6.1.3 城乡空间结构转型
6.2 蒲城县域城乡空间结构转型发展的实证分析
6.2.1 城乡自然特征概况
6.2.2 城乡关系转型发展
6.2.3 城乡空间结构转型
6.3 潼关县域城乡空间结构转型发展的实证分析
6.3.1 城乡自然特征概况
6.3.2 城乡关系转型发展
6.3.3 城乡空间结构转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关中县域城乡空间结构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
7.1 规划技术创新策略
7.1.1 完善空间规划体系
7.1.2 明确空间规划重点
7.1.3 建立空间管理机制
7.2 空间转型规划策略
7.2.1 经济(生产)空间:调整结构,提质增效
7.2.2 社会(生活)空间:均衡布局,公平正义
7.2.3 自然(生态)空间:刚柔结合,生态优先
7.2.4 多维空间整合:耦合链接,全域融合
7.3 规划实施管理策略
7.3.1 进行规划实施评估
7.3.2 确立新型管理机制
7.3.3 创新规划管理理念
7.3.4 创新数字管理系统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