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首批人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名家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科技经济、区域经济研究。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主持国家、省级重大研究课题3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0余项,主持编制各类区域发展规划100余项,30余项应用对策研究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李立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认定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河文化》副主编。长期致力于甲骨学殷商史与中原文化研究,在《考古与文物》、《中国历史文物》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并编著《中原文化解读》、《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研究》等专著。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连续多年参与河南省委省政府文化建设相关文件的起草工作和省内外文化专题调研活动,对河南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实践感悟和理论积累。杨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第二届河南省直青联委员,河南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第六批“四个一批”人才。兼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河南省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等职。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原文化研究,已发表《张之象编刻考》《从看乾隆时期的文化政策》《中原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和当代意义》等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诰命敕命真迹》《菊谱》《千秋一曲舞霓裳》《韩愈集注译》等著作8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唐诗类苑研究”,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战略布局及发展路径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豫西窑院文化保存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等7项,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