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全书共25篇,主体部分22篇,约计398条,单以篇名而论,共记载了有40多种疾病。 本书将讨论1.这些病是什么?2.这些病因何而发生?3.发生这样的病我们如何处理?等问题。从《金匮要略》中筛选了100个问题名为《金匮问难》目录节略如下: 1问曰:张仲景说“四季脾旺不受邪”,这句话蕴含了什么?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2问曰:张仲景提及肝病的治疗原则——“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他所用的解释都是五行相克而没有相生。我们能从“五行用克不用生”中得到什么启示? 3问曰:《金匮要略》论及“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天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张仲景为什么说“因风气而生长”,而不说因其他气而生长? 4问曰:关于健康状态,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强调“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而在《伤寒论》中却说“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问曰:“三因”说*早见于《金匮要略》的“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仲景之“三条”与后世“三因”说有何区别与联系? 6问曰:《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述及“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那“厥阳独行”究竟是何意? 7问曰:张仲景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论述“卒厥”和“脉脱”都论及了“入脏即死,入腑即愈”,并认为“入脏即死,入腑即愈”的现象“非为一病,百病皆然”。为何张仲景如此强调“入脏即死,入腑即愈”? 8问曰:张仲景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论述外来致病因素时说“五邪中人,各有法度”,此处为何言“五邪”而非“六淫”? 9问曰: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在论述表里、新旧同病时,强调了先后缓急的治疗原则。我们应当如何理解与使用这一原则? 10问曰:《金匮要略》中言“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与“当随其所得而攻之”,这两个“所得”是一样的意思吗?若不是,那各是何意?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