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总论走向卓越:育才的教育理念与模式

走向卓越:育才的教育理念与模式

走向卓越:育才的教育理念与模式

定 价:¥42.00

作 者: 孙元涛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8190923 出版时间: 2019-07-01 包装:
开本: 小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纵横两条线索,对育才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和实践做了深入的研究。在纵向维度上,主要以变革史的视角,对育才从无到有,从一个独立的学校到一个庞大的教育集团的办学历程,做了历史梳理和阐释。在横向维度上,主要从理念、教学、课程、教师、文化五个维度,对涉及学校办学核心要素的五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解析。本书综合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历史法等研究方法,试图以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育才中学的办学理念及其社会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阐释过程中,研究者既致力于如实分析育才的办学理念和实践,也致力将育才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对一般性的教育理论问题、学校变革问题进行阐释。

作者简介

暂缺《走向卓越:育才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筑梦教育:育才的办学历程
一、孜孜追求
(一)中师求学,缘定教育
(二)精研理论,深耕教育
(三)诗书生活,筑梦教育
二、春雷初绽
(一)事业奠基
(二)成事成人
(三)精益求精
三、“求其友声
(一)卓然独立
(二)越而胜己
(三)价值辐射
第二章 立乎其大:育才理念诠解
一、三个顶层理念
(一)办学理念:让孩子因为我们而幸福
(二)校训:样样落实,天天坚持
(三)办学目标:中国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世界基础教育的中国样板
二、“五个价值观”
(一)一身正气
(二)敬业是一种习惯
(三)激情快乐
(四)决胜课堂
(五)服务至上
三、“六不”承诺
(一)不接受家长馈赠
(二)不接受家长宴请
(三)不委托家长办私事
(四)不做有偿家教,不在外兼课
(五)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六)不在工作日饮酒,不在校园内吸烟
四、理想人格形象
(一)广博的学识
(二)出众的能力
(三)强健的体魄
(四)端正的人品
(五)顽强的意志
(六)崇高的信念
第三章 刚柔并济:育才的校本管理
一、校本管理的理念与模式
(一)校本管理的内涵
(二)校本管理的理念
(三)校本管理的主要模式
二、初创期的育才管理(2000—2004年)
(一)管理模式:扁平管理
(二)教师管理:“敬业”基因
(三)课程管理:自编课程
(四)学生管理:朴素德育与扎实智育
三、稳固期的育才管理(2005—2010年)
(一)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
(二)教师管理
(三)课堂管理:打造高效课堂
(四)学生管理
四、拓展期的育才管理(2011年至今)
(一)管理模式:推动六维管理,服务学校新战略
(二)教师管理:引入分布式领导,提升教师领导力
(三)课程管理:课程创新与教学督导
(四)学生管理:促进全人发展
(五)教师眼中的育才管理
第四章 学高身正:育才的教师团队
一、育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
(一)教师的教育理想与信仰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
(三)教师的工作态度
二、育才教师的专业发展机制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二)年轻教师的培养
(三)优秀教师的培养
三、育才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
(一)调研方法
(二)调研结果
(三)结论与建议
第五章 守正创新:育才的教学实践
一、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辩
(一)传统教学过程观
(二)现代教学过程观
(三)后现代教学过程观
二、育才的教学过程实践探析:六步教学法
(一)六步教学法概述
(二)六步教学法的监督和实施
(三)教师对六步教学法的评价
三、育才的教学创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一)理念与思维的创新
(二)技术手段的创新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四)教师对新教学方式实施情况的评价
第六章 深化拓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
一、学校课程的情境
(一)课程改革的潮流
(二)教育政策的革新
(三)学校发展的愿景
(四)学生和家长的诉求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
(一)核心素养的“校本化”
(二)核心素养的“课程化”
(三)核心素养的“显形化”
三、学校拓展性课程案例
(一)学校课程案例:“男篮”课程
(二)学校课程案例:STEAM课程
四、学生课程体验调研结果分析
(一)问卷样本情况
(二)课程满意度
(三)校本课程的体验
(四)校本课程改进的意见
五、校本课程的支持系统
(一)学校课程发展的管理机制
(二)教师课程发展共同体
第七章 涵育浸润:育才的校园文化
一、整洁雅致、现代人文的学校物质文化
二、以人为本、宽严得体的学校制度文化
(一)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刚柔并济的教师管理制度
(三)人文的学生激励制度
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校园精神文化
(一)习惯培养
(二)人文科技素养提高
(三)精神塑造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校长访谈提纲
二、教师社会网络调查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