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向“道” 与取“势”: 新诗海外传播的立场与视域…………… 1
章 新诗海外传播的状况…………………………………………… 22
节 新诗海外传播基本状况……………………………………… 23
第二节 新诗海外传播的媒介、渠道与方式………………………… 35
第三节 新诗海外传播个案研究……………………………………… 46
第二章 新诗海外传播的情境与问题: 文化、政治的偏离与错位…… 59
节 “文明的冲突” 及其背后的宗教因素……………………… 62
第二节 政治意识形态因素影响下的传播变形……………………… 79
第三节 变异与正名: 对一种“国际化写作风格” 的反思………… 83
第四节 新诗海外传播对策研究…………………………………… 110
第三章 他者的选择: 西方视野中的新诗…………………………… 122
节 西方中心论的德国例证: 以顾彬为例…………………… 124
第二节 作为世界诗歌的阅读视野: 以柯雷为例………………… 135
第三节 “场域” 理论视野中的观照: 以戴迈河为例……………… 147
1
第四章 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当代诗人海外传播的个案研究……… 165
节 在世界诗坛的形象建构: 以杨炼和西川为例…………… 168
第二节 在欧洲发明中国: 以多多和张枣为例…………………… 179
第三节 对欧洲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改写:
以孙文波和臧棣为例……………………………………… 194
第五章 新诗的“当代性” 反思……………………………………… 224
节 “现代性” 作为“当代性” 的问题情境………………… 224
第二节 现代诗歌观念的终结……………………………………… 229
第三节 虚待的激情: 身体和客体的复活………………………… 233
第四节 主观个体的重建…………………………………………… 239
第五节 诗可以群: 作为“同时代性” 的“当代性” …………… 243
结语 “徒观斧凿痕. 不瞩治水航”: 中国当代诗人的
第二次起航……………………………………………………… 249
参考文献………………………………………………………………… 258
附录
“我希望得到从容”
———对顾彬教授的访谈…………………………………………… 265
更重要的是要容有“百家”
———戴迈河访谈…………………………………………………… 296
好是有真理. 有风格
———对汉学家凯勒先生的访谈…………………………………… 312
后记……………………………………………………………………… 319
2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