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1869-1900年的戏剧实验与小说修辞
第一节 剧作与小说同时起步
一、剧作起步之年
二、《罗德里克·赫德森》:启动“小说发条的银钥匙”
三、《黛西·米勒》:“一出完全不可能的喜剧”
第二节 1881-1900年小说的隐喻修辞
一、《一位女士的画像》:小说文体的融合与变革
二、《卡萨玛西玛公主》的“社会政治题材”及其隐喻
三、《螺丝在拧紧》与《圣泉》中的认知困境
第二章 中期剧作的“得失”与三部杰作的成就
第一节 中期剧作的“得”与“失”
一、《美国人》:文本的互文与“问题大全”
二、两个喜剧系列:《剧院:两个喜剧》与《剧院:第二个系列》
三、《居依·多姆维尔》:来自“另一个星系”的戏剧
四、《柔美夏日》:怀旧感与牺牲“逼真性”
第二节 《使节》:对未来美国的想象及对小说未来的预言
一、“使节”之“赫尔墨斯”命意
二、作为社会动物的文明模压程序
三、想象一个“所有时代的继承者”
四、古钟人偶逻辑与未来小说技艺
第三节 《鸽翼》:一部大隐之作
一、隐私与哀思
二、“罗蕾莱的旋涡”
三、视角、焦距与隐喻
四、意识远游
五、隐喻创造世界
第四节 《金碗》:言、象、意一体的隐喻诗学特征
一、辞生互体
二、义生文外
三、秘响旁通
第三章 “詹姆斯式”小说理论的隐喻特征
第一节 故事基础:“无人踏过的雪原”
第二节 精神过程:捕捉“意识迷宫的银色线索”
第三节 批判思维:隐喻叙事与视角的伦理范式
第四节 审美理想:从已知见出未知的想象与判断
第五节 小说建制:建构自己话语规则的尝试
第四章 詹姆斯的隐喻思维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以来的隐喻理论
一、隐喻研究史的五个阶段
二、亚氏隐喻的伦理学特征与保罗·利科的多元隐喻诗学
第二节 詹姆斯对隐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对亚里士多德隐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对《圣经》隐喻传统的继承
三、对《圣经》隐喻的“化用”
第三节 隐喻思维与“詹姆斯式”隐喻
一、隐喻思维概念的形成
二、“詹姆斯式”隐喻思维的特征
三、“詹姆斯式”隐喻修辞的两个例子
第五章 “詹姆斯式”与过程哲学、符号学语言观的
同构及成因
第一节 与过程哲学及符号学语言观的同构
一、过程哲学的。摄入“运化概念
二、与德里达”增补“理论的同构
三、向语言中心的后现代主义过渡
第二节 “詹姆斯式”隐喻修辞的成因
一、家族语言环境的潜移默化
二、科学语言的影响
三、信仰因素
四、欧美双重身份在詹姆斯小说修辞中的作用
第六章 将文学“虚构”带人戏剧“现实”
第一节 《高投标》:文学的优雅与“不可思议”的戏剧
第二节 《三幕剧梗概》:“场景”与“提示”的功能
第三节 《沙龙》:“将一个幽灵搬上舞台”
第四节 《另一问屋子》:戏剧“援助”小说
第五节 《呐喊》:“过于超前的深度”
第六节 《独白》:以文学现实“调控”社会现实
第七章 “詹姆斯式”与20世纪西方文学的现实性问题
第一节 读者反应批评的复杂面相
第二节 20世纪西方文学的“现实性”问题
第三节 詹姆斯的“文本现实性”
一、制造幻觉的现实
二、自我身份的现代意识
三、詹姆斯的多元现实
第四节 正在生成的现实:詹姆斯小说诗学的文化综合价值
一、小说艺术的“合法化”
二 诗意语法
三、詹姆斯的现代小说史地位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亨利·詹姆斯年表
2.《卡萨玛西玛公主》序言
3.批评的学问
4.《国家》的创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