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上篇
上篇述要
章 无量的世界
一、以物为量
二、大制不割
三、小中现大
四、一即一切
结 语
第二章 懒写名山照
一、巨师神髓
二、赏雨茅屋
三、石上菖蒲
四、江路野梅
五、清浅蓬莱
六、光而不耀
结 语
第三章 大成若缺
一、局促与自足
二、支离与大全
三、残缺与圆满
四、破碎与浑一
结 语
第四章 作为“非历史”的艺术
一、历史与历史感
二、在怀古中超越历史
三、不作“时史”
四、时空的截断
五、另一种永恒
结 语
第五章 让世界敞亮
一、“照亮”还是“敞亮”
二、“山河大地”的发现
三、且随色走
四、存在即意义
结 语
第六章 由青山白云去说
一、说“说”
二、我不“说”
三、让世界“说”
四、世界“皎皎地说”
结 语
第七章 德将为汝美
一、自性为美
二、澹然无极
三、归根曰静
四、空花自落
五、不作妍媚
结 语
下篇
下篇述要
第八章 无上清凉界
一、《闲情》之“闲”意
二、不爱不应物
三、幽鸟不知春
四、幽冷的眼神
结 语
下篇述要
第九章 陶渊明的“存在”之思
一、存之有尽
二、无遁而存
三、不存之存
结 语
第十章 王维的“声色”世界
一、色声即法身
二、色空无碍的辋川组诗
三、一行三昧的体验法门
四、作为非风景的山水
五、色声世界中的“尘”
结 语
第十一章 白居易的“池上”之知
一、池上
二、主人
三、逍遥
四、无隐
五、虚白
结 语
第十二章 苏轼的“无还”之道
一、“无还”的概念
二、庐山真面目
三、庐山烟雨浙江潮
四、何必论荣枯
五、造物初无物
结 语
第十三章 虞集的“实境”说
一、“实境”的概念
二、真性
三、真理
四、真实
结 语
第十四章 倪瓒绘画的“绝对空间”
一、“绝对空间”的概念
二、泛泛:超越对境关系
三、萧散:淡化联系纽带
四、寂寞:消解动力模式
五、苔影:抹去时间痕迹
六、蘧庐:重置无量空间
第十五章 石涛的“兼字”说
一、画与字
二、“一字”与“一画”
三、经权与画变
四、本之天与全之人
第十六章 黄宾虹的“浑厚华滋”说
一、“浑厚华滋”说的提出
二、浑全的法则
三、生生的机趣
四、纯化的语言
结 语
剩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