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是在随着时代一道前进。彼得罗夫显然也是斯氏的“心理现实主义”体系的奉行者,但他的《樱桃园》却是彻底打破了镜框舞台的束缚,它所呈现的写意舞台的空灵的诗意,是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生活着的时代无法想象的。究竟彼得罗夫是如何“在写意的演出样式中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是如何“在现实主义的根基上,向表现主义拓展”的,我们可以从杨硕老师和李珊老师撰写的两篇论文中,得到充分的答案。中戏教师版《樱桃园》的成功演出获得了普遍赞赏,但在赞赏的时候,总会着眼于“成为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如果我们读了《舞台艺术研究》这本“这次成功探索”的参与者写的论文,就会发现,中戏版《樱桃园》的成功演出,远远超出了“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范畴,这台演出是近年来中国话剧舞台艺术的一个重要收获,这本论文集将是中国契诃夫戏剧研究者们必读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