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恶之花》的精选集,从一百多首诗歌中精选出五十余首*有代表性的诗歌,尽可能全面地展示了诗人的诗歌世界。主要代表篇目有《祝福》《女巨人》《美之颂》《异域的芳香》《猫》等。 《恶之花》是一部表现西方精神病态和社会病态的诗歌艺术作品。波德莱尔的天才恰恰表现在他能在恶的世界中发现美,也能在美的体验中感受到恶的存在,并通过诗歌化腐朽为神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恶之花》是“恶”的艺术,而不是恶的颂歌。以诗歌表现现代都市的丑恶、现代文明的虚伪以及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贫乏空虚是《恶之花》对诗坛的独特贡献,也是波德莱尔给日后的现代主义提供的有益启示。诗人以罕见的胆识,陈列出种种丑行与败德,也倾诉了深藏于心中的郁闷与苦恼。 《恶之花》的主题是恶及围绕着恶所展开的善恶关系。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痛苦和病态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波德莱尔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恶,认为恶具有双重性,它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它一方面腐蚀和侵害人类,另一方面又充满了挑战和反抗精神,激励人们与自身的懒惰和社会的不公作斗争,所以波德莱尔对恶既痛恨又赞美,既恐惧又向往。他生活在恶中,但又力图不让恶所吞噬,而是用批评的眼光正视恶、剖析恶。采撷恶之花就是在恶中挖掘希望,从恶中引出道德的教训来。 《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创新之一在于他描写了大城市的丑恶现象。在他笔下,巴黎风光是阴暗而神秘的,吸引诗人注目的是被社会抛弃的人群,如穷人、盲人、妓女等。波德莱尔以丑为美,化丑为美,在美学上具有创新意义。这种美学观点是20世纪现代派文学遵循的原则之一。创新之二在于展示了个人的苦闷心理,写出了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悲惨命运。在诗歌中表现青年的这种心态,是别开生面的。波德莱尔从更高的意义上来理解忧郁,他认为美的典型中存在不幸。 著名插画师比亚兹莱的作品创新前卫,唯美却怪诞、华丽且颓废的气氛,简洁流畅的线条与强烈对比的黑白色块,会给人带来震撼性的冲击,用来给《恶之花》配图再合适不过。图文并茂再加上流畅又不失韵律感的译文,让人能重新领略和品味波德莱尔笔下那些至今读来仍极具个性化和另类美感与韵味、充满生命力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