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是李贽(号卓吾)。1960年,厦门文史研究者林颂著书立说,力挺龚显鹤,称“古典小说《荔镜记》出自晋江李贽之手”,传说他因为与一个潮州友人争论陈三五娘籍贯问题,连夜赶写这部奇书。泉州知名学者李少园曾撰文称,上世纪50年代从日本发现并传回的古本《荔镜记戏文全集》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刊行的,虽然写着“合潮、泉两地的《荔支记》而成”,但与李贽两次奔丧的时间相吻合。奔丧是“李贽成人后weiyi逗留故乡的一段较为空闲的时间,为期6年,他奔丧结束恰恰是1566年,当年《荔镜记》刊刻问世。”也有学者指出,这出戏以反对封建婚姻为主旨,与李贽主张婚姻自由有相通之处,但不能以此作为直接证据而断定是他的作品。并且《荔镜记》属于复古派文风,与李贽反复古的泼辣文风格格不入。李贽去世后,其名声大振,悼念诗文绵绵不绝,明代潘曾紘对李贽极为推崇,他不惧统治者的威迫,辑录了《李温陵外纪》。本书记录了李贽的同辈、后学等与李贽直接进行学术交流的内容,其中讨论问题颇广,内容丰富,文辞犀利诙谐,是研究李贽思想的重要文献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