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0.1 写作背景
0.2 写作目的
0.3 主要内容
0.4 意义价值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城市雨水管理的发展及相关理论
1.1 城市化的影响
1.2 雨水管理的发展
1.3 可持续雨水管理的相关理论
1.3.1 美国雨水最佳管理实践及低影响开发
1.3.2 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
1.3.3 英国可持续排水系统
1.3.4 中国海绵城市
1.4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
1.4.1 工程途径
1.4.2 景观途径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海绵城市建设景观途径的依据与原则
2.1 景观途径的依据
2.1.1 气候与气候带
2.1.2 地形与地貌
2.1.3 水文与流域
2.1.4 排水系统与模式
2.1.5 土壤与植被
2.1.6 自然与开放空间系统
2.2 景观途径的原则
2.2.1 地域性
2.2.2 多功能性
2.2.3 可视化
2.2.4 互动性
2.2.5 美观性
2.2.6 安全性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海绵城市建设景观途径的规划设计
3.1 流域与雨水管理规划
3.1.1 城市与流域:人地系统和谐的整体景观
3.1.2 景观基础设施:协同整合的新型基础设施
3.1.3 海绵城市梯度:人工与自然的介面
3.2 流域划分
3.2.1 自然环境中的流域划分
3.2.2 城市环境中的流域划分
3.3 景观途径的规划设计步骤
3.4 多尺度城市海绵系统构建
3.4.1 宏观层面——区域海绵系统
3.4.2 中观层面——城镇海绵系统
3.4.3 微观层面——区块海绵系统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海绵城市建设景观途径的技术设施
4.1 源头截留环节
4.1.1 绿色屋顶
4.1.2 雨水收容器
4.1.3 通过式植被过滤池
4.1.4 下凹式绿地
4.1.5 雨水花园
4.1.6 源头环节小结
4.2 中途输导环节
4.2.1 生物滞留池
4.2.2 植被过滤带
4.2.3 景观植草沟
4.2.4 中途环节小结
4.3 末端蓄集环节
4.3.1 多功能景观调蓄池
4.3.2 雨洪公园
4.3.3 雨水湿地
4.3.4 末端环节小结
4.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海绵城市建设景观途径的案例研究
设计的创造性
地理的多样性
类型的丰富性
5.1 场地海绵系统
5.1.1 艺术装置
西雅图生长的藤街
“招手”水桶
“烛台”落水管
5.1.2 屋顶花园
加利福尼亚科学馆
芝加哥加里·科默青年中心
5.1.3 广场
柏林波茨坦广场的雨水系统
鹿特丹雨水广场
雨水广场概念方案
雨水广场实施案例
弗里堡佐尔哈伦广场
5.1.4 雨水花园
波特兰提波山中学雨水花园
俄勒冈会议中心雨水花园
深圳万科建研中心
5.2 街区海绵系统
5.2.1 道路
美国波特兰的“绿色街区”计划
波特兰东北锡斯基尤大街
波特兰西南12大道
5.2.2 小区
德国阿卡迪恩·温南登生态村
波特兰州立大学斯蒂芬·伊普勒宿舍庭院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工学院庭院
5.2.3 公园绿地
纽约皇后区植物园
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鞋匠绿地
波特兰唐纳溪水公园
法国圣乌昂码头雨洪公园
悉尼维多利亚公园
亚特兰大第四历史街区雨洪公园
布里斯班迪亚曼蒂纳雨洪公园
曼谷朱拉隆功大学雨洪公园
悉尼公园雨水湿地
5.3 城镇海绵系统
天津文化中心城市设计
华盛顿州西雅图高点社区
新泽西霍布肯小城防洪综合规划
韩国东滩商务中心总体规划
丹麦哥本哈根战略性防洪规划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