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与《逻辑与社会》一书的历史地位
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概述
二、《逻辑与社会》一书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埃尔斯特的生平、思想及《逻辑与社会》一书的主要内容
一、埃尔斯特的生平和著述
二、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体主义”思想
三、《逻辑与社会》一书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结构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和主要成果
一、本书的结构
二、本书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模态逻辑应用的社会视域
第一节 现代模态逻辑研究的兴起及其应用
一、现代模态逻辑研究的兴起
二、模态逻辑及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应用
第二节 社会科学中的可能性推理
一、亲属关系系统和结构主义思想案例
二、国家实际收入的评估案例
第三节 政治可能性
一、政治可能性的模型
二、量化的政治模态逻辑
三、政治可及关系的逻辑属性
第四节 “可能”与“必然”的相对化分层
一、“可能”的相对化分层
二、“必然”的相对化分层
第三章 新型“现实矛盾”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现实矛盾”理论提出的背景
一、对辩证矛盾理论进行“分析性重建”
二、克服对矛盾概念的泛化理解
第二节 心智矛盾及其种类
一、矛盾期望及其范例
二、矛盾信念及其范例
第三节 社会矛盾及其种类
一、模态合成谬误及其范例
二、反终极性及其范例
三、次优性及其范例
第四节 对埃尔斯特“现实矛盾”理论的评析
一、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区分
二、“现实矛盾”与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之间的关系
三、“现实矛盾”与“可拓逻辑”中的“矛盾”的关系
四、“现实矛盾”理论的局限性
第四章 “现实矛盾”理论的应用
第一节 社会变迁的二元理论
一、社会变迁的二元理论的含义
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不足
第二节 集体行动理论的微观基础
一、集体行动的条件
二、集体行动何以可能
第三节 分析和评价
一、意义和价值
二、不足和局限
结语启示与展望
一、体现了逻辑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价值
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应坚持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的有机统一
参考资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