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千年蜀道,闪烁着辉煌的中华文明之光。作为连接周秦汉唐政治中心与成都盆地的交通动脉,众多风云人物在这里上演过异彩纷呈的历史活剧,中国历史的车轮在其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作为穿越秦巴山地、分合多变、通塞不定的道路体系,蜀道不同路段或分支被称为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荔枝道、金牛道等,每条支道都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蜀道的开通修建所体现的勤劳智慧、攻坚克难以及蜀道行旅者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大无畏气概,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蜀道作为道路实体和文化载体,在川陕公路开通以后,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间的推移,有些路段难免会遭到人为或自然的破坏和毁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曾经的古道,曾经的雄关,已经蒙上了厚厚的灰尘。今天走在蜀道上,所看到的情景令人感触颇多,有时候甚至是揪心。道路已经废弃,作为蜀道标志性形态的栈道已荡然无存,一些重要遗存也受到人为破坏或自然消亡的威胁。尤其是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和局限,一些违背科学的做法,导致部分珍贵的历史遗存正在受到“保护性破坏”。蜀道保护工作真正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再不采取得力措施,物化的遗存将消失殆尽,千年蜀道真的将成为美丽的传说。有鉴于此,经过专家的呼吁和倡议,全国政协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积极行动,就蜀道保护开展了一系列调研研讨活动。自2011年9月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活动在西安正式启动以来,先后有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遗产专家参加了四川成都和广元、陕西汉中和安康等地举行的“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研讨会”和线路考察活动,为蜀道保护和申遗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蜀道文化线路保护呈现出崭新的局面,2012年10月,蜀道金牛道广元段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蜀道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2015年7月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蜀道申遗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特别是蜀道所在的陕西、四川两省政协、文物部门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多方面显著成绩。在两省政协的支持和推动下,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所属三秦出版社从2011年开始,组织北京、陕西、四川等地的著名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精心编撰了七卷十册洋洋300多万字的大型人文地理学术著作《中国蜀道》丛书,内容包括蜀道历史沿革、蜀道线路体系、蜀道建筑特色、蜀道沿线文化遗存、艺文资料等,在总结历代有关蜀道开通和使用的历史文化记录,进行全面的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视角地说明蜀道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进而深化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精神、开放意识、和谐交往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堪称迄今为止有关蜀道全面的研究成果,也是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