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8.00
作 者: | 肖达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丛编项: | |
标 签: | 暂缺 |
ISBN: | 9787547845561 | 出版时间: | 2020-01-01 | 包装: |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6 | 字数: |
第一章名医之路 / 1
第一节人物简介 / 1
第二节缘起、传承与发展 / 2
一、 缘起 / 2
二、 传承 / 4
三、 发展 / 15
第三节学术影响 / 18
一、 关于“针灸学思想者”的评价 / 18
二、 建立并倡导针灸免疫研究方向 / 18
三、 首提“针灸血清”概念,开展“针灸血清”研究,
支持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的探索 / 19
四、 提倡以先进文化引领中医·针灸学术发展 / 20
五、 发表《什么是针灸》《什么是针灸学》和《如何建设针灸学》等一组文章,为针灸学科发展提供思路 / 20第二章学术思想 / 21
第一节学术见解 / 21
一、 刺灸与机体关系的两面性 / 22
二、 机体功能状态是影响针灸作用最重要的因素 / 22
三、 患者也是针灸治疗要素之一 / 22
四、 针灸调节功能作用之特点 / 23
五、 针灸调节功能作用具有“类药性”特征 / 23
第二节治学理念 / 24
一、 没有创造,就没有中医针灸学术的发展 / 24
二、 从生命科学高度思考针灸的调节作用 / 25
三、 客观面对现实的多极医学世界 / 25
四、 针灸学研究既要中医学特色又要时代气息 / 25
五、 要重视组合式针灸疗法的创新 / 26
六、 贯彻《针灸临床研究指南》,提高临床研究水平 / 26
七、 作用机制研究不能简单地同实验指标观察画等号 / 27
八、 针灸学是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学科 / 27
九、 针灸学与针灸(疗法)既密切联系又明显有别 / 27
十、 民间经验是针灸疗法发展的源头活水 / 28
十一、 合理应用基因等新技术方法 / 28
十二、 重视针灸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探索 / 28
十三、 从大针灸视野理解体表刺激疗法 / 28
第三章经验特色 / 30
第一节免疫与中医学基础及临床 / 30
一、 中医学与免疫关系研究的展望 / 30
二、 阴阳学说与免疫 / 31
三、 五行学说与免疫调节网络 / 32
四、 “肺”与免疫 / 33
五、 “脾”与免疫 / 34
六、 “肾”与免疫 / 35
七、 虚证与免疫 / 35
八、 “气血”与免疫 / 36
九、 正邪斗争与免疫 / 37
十、 “不通则痛”与免疫 / 38
十一、 “天癸”与淋巴细胞自身识别功能 / 40
十二、 关于中医虚证辨证指标化 / 41
十三、 免疫疗法“扶正”“祛邪”的招数 / 41
十四、 免疫力并不简单等同于“正气” / 43
十五、 免疫反应的“度”——亢害承制 / 44
十六、 “皮植灸”思路及其试验性探索 / 45
十七、 免疫性血瘀病理模型可供研究试用 / 46
第二节针灸治疗免疫性疾病 / 46
一、 桥本甲状腺炎 / 47
二、 类风湿关节炎 / 49
三、 支气管哮喘 / 50
四、 衰老 / 53
五、 肿瘤 / 53
第三节优势病种诊治经验 / 54
一、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 54
二、 干眼症 / 58
三、 肺切除手术的针刺麻醉 / 62
四、 支气管哮喘 / 65
五、 不孕症 / 69
六、 失眠 / 73
七、 代谢综合征 / 78第四章经典医话 / 83
第一节中医(学)杂谈 / 83
一、 中医之生命力在学术(1986年) / 83
二、 中医学任务是什么(1998年) / 83
三、 为创立具有中医学特色诊断法而努力探索(1999年) / 84
四、 如何看待“国画式”中医(2007年) / 85
五、 关于中医临床思维(2015年) / 86
六、 中医特色,时代气息(1989年) / 88
七、 研究成果不要成为“橱窗里的蛋糕”(1994年) / 89
八、 什么是好的医案医话(2011年) / 89
九、 中国人创造力是科学后来居上唯一依靠(2000年) / 90
十、 借鉴现代科技发展自身(1989年) / 91
十一、 中医药学研究与创造性思维(2003年) / 93
十二、 科技创新与创造想象(2005年) / 94
十三、 现代生命科学与中医学研究(1995年) / 95
十四、 当中医药·针灸面对互联网+:“危”或是“机”(2015年) / 96
十五、 中医药“十三科”共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2015年) / 96
十六、 一个基础研究推进临床治疗突破的范例(1982年) / 97
十七、 岂有名家不读书(2003年) / 98
十八、 如何培养“青胜于蓝”的中医药针灸人才(2007年) / 99
十九、 中医现代院校育才不如家传师授(2007年) / 100
二十、 未必知兵无败局(2007年) / 101
第二节针灸(学)杂谈 / 102
一、 怎么看针灸(学)(2017年) / 102
二、 跨越老祖宗跨越自己——浅谈针灸学术的跨越发展(2002年) / 104
三、 优势下的思考(1987年) / 105
四、 如何摆脱科学困惑(2015年) / 106
五、 对针灸学要有一颗敬畏之心(2015年) / 107
六、 针灸学进一步走向世界(1994年) / 108
七、 针道和针器(2004年) / 109
八、 没有创造就没有针灸学传统(2002年) / 110
九、 经验医学、传统针灸学和现代针灸学(2015年) / 110
十、 怎么看“人的针灸”(2015年) / 111
十一、 什么是针灸学?(2013年) / 112
十二、 为什么传统针灸学要转型发展为现代针灸学(2014年) / 113
十三、 关于建设针灸学的议论(2014年) / 114
十四、 为什么建设现代针灸学是一项艰辛的挑战(2014年) / 114
十五、 如何认识实验研究的作用(2014年) / 115
十六、 恃吾有所不可攻——针灸(学)不会被替代(2014年) / 116
十七、 “针灸科病”理念是一个误导(1994年) / 117
十八、 “化脓灸”野蛮吗(2015年) / 119
十九、 对若干针灸(学)新概念、理念的归纳(1999、2014年) / 119
二十、 “十三科一理贯之”告诉针灸什么(2015年) / 120
二十一、 认识规律更要合理利用规律(1994年) / 122
二十二、 珍视民间民族针灸经验(2005年) / 122
二十三、 关于“假针灸对照”(2003年) / 123
二十四、 “姓经络”与“姓神经”为什么不再争(1992年) / 124
二十五、 “针灸血清”理念及其初步实验探索(1998年) / 125
二十六、 什么是针灸(疗法)(2002年) / 126
二十七、 如何阅读“针灸关系学”(1995年) / 127
二十八、 BioX模式是针灸学发展的重要途径(2002年) / 129
二十九、 与个体差异艰辛博弈的针刺麻醉研究者(2015年) / 129
三十、 重视组合式针灸疗法革新(2004年) / 130
三十一、 关于针灸作用机制研究及对其的误解(2000年) / 131
三十二、 加强临床疗效和治疗规律的研究(1999年) / 132
三十三、 重视针灸疗法之研究(1999年) / 133
三十四、 耳穴治疗作用的研究(1993年) / 134
三十五、 如何区分穴性与药性(2012年) / 135
三十六、 针灸(学)研究中的药理学方法(1991年) / 136
三十七、 纪念学习皇甫谧(1983年) / 137
三十八、 关于针灸医师知识结构的设想(1995年、2015年) / 138
三十九、 针药结合治疗不是简单的“拼盘作业”(1999年) / 139
四十、 针灸没有药吗(2006年) / 140
四十一、 针灸与药物调节功能之异同(1995年) / 141
四十二、 腧穴与药物关系研究之启示(1989年) / 142
四十三、 闲话针灸治学(1993—2017年) / 143第五章名医工作室团队心得体会集萃 /156
上善若水,上师如父——陈汉平名老中医工作室学习体会 / 156
流水不腐,传承创新——陈汉平名医工作室学习体会 / 160
开放包容,兼收并蓄——陈汉平现代针灸学研究学术思想
总结 / 166
岂有名家不读书——陈汉平教授治学和学术思想
杂谈 / 176
医术重要,医德更重要 / 182
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 / 185附篇 / 193
附录一名医及工作室成员发表论文、撰写著作、科研获奖题录 / 193
一、 发表论文 / 193
二、 撰写著作 / 211
三、 科研获奖 / 212
附录二工作室成员合影 / 213
参考文献 /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