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从他1917年提出文学革命的纲领到1962年去世的40多年中,“他始终是学术思想界的一个注意的焦点:在许多思想和学术的领域内——从哲学、史学、文学到政治、宗教、道德、教育等……几乎没有人可以完全忽视他的存在。这一事实充分地说明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占据的枢纽地位”。还有学者称,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胡适“毫无疑问是一位置身于启蒙学者之列的开拓者与先行者”。有学者认为,胡适发起的白话文运动“也就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开路先锋”。朱自清曾认为,胡适对新诗的论述“差不多成为新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此外,胡适还是一位重要的翻译家,不仅有数十万字的翻译作品,而且还有对翻译深入的理论思考。然而,由于胡适在文学革命、白话文、中国文学史、整理国故、教育、哲学、史学、红学等方面的杰出成就,他在翻译领域的贡献反而被遮蔽,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就使梳理胡适的翻译活动,发掘其翻译思想显得尤为重要。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他翻译了法国都德和莫泊桑、美国欧亨利和爱默生、挪威易卜生等的小说、诗歌、戏剧,以及美国杜威的演讲等,共40多万字。一些译作被编人教材,成为翻译文学的典范。他提出的名著意识、历史的可译性和白话翻译等重要理念,推动了现代翻译规范的草创,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