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退休政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压力的缓解效应研究》分为十章,在每章最后有本章小结。第一章是绪论。本章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之后对,现有的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总结;其次,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全书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勾勒出整体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了全书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养老保险相关概述。第一节介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节从福利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生命周期假说的视角出发,剖析了养老保险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内涵。第三节主要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改革。第四节则详细介绍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政策内容、运行现状、现存问题与改革政策。第三章是退休政策相关概述。第一节介绍了世界范围内部分发达国家的退休政策特点:一是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二是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基本持平,三是基本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第二节以1981年Crawford -Lilien提出的退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劳动者的退休决策模型。第三节是退休政策与养老保险的关系研究,分别讨论了退休政策对养老保险的影响和养老保险对退休行为的影响。第四章是养老金风险源识别研究。本章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整个运作流程,将养老金风险分为筹集风险、保管风险和给付风险,并对上述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其中,筹集风险包括覆盖率风险、精算风险等,保管风险包括内部管理的风险、委托代理的风险和投资风险等,给付风险包括冒领养老金、不规范的提前退休、重复享受待遇、违规办理补缴等。第五章是养老金偿付能力研究。基于第四章的分析,该书认为所有的风险都会反映到综合的风险当中,本章将其定义为偿付能力风险,并使用每年年末结余基金/养老金月支出额代表年末结余基金偿付能力。为了深入研究影响偿付能力的因素,本章选择了我国31个省份的经济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平均收入增长率、利率)、人口因素(赡养率、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退休人口增长率)、制度因素(替代率、覆盖率)对偿付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分析。第六章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问题研究。第一节对缴费率进行了文献梳理,由于缴费率和替代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同时做了文献梳理。第二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政策和缴费现状。第三节是退休政策与我国养老金缴费率的关系研究。本节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延迟退休年龄对缴费率的影响,其次针对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险缴费和领取构建了社会养老保险精算模型,从实证角度测算了我国养老保险缴费率的精算公式表达,为不同渐进式退休政策下的缴费率研究提供模型支持。第七章是我国渐进式退休政策对缴费压力的缓解效应研究。本章基于现行政策和提出的三种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考察延迟退休政策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压力的缓解效应,并从中选出方案,进行敏感性分析。第八章是四川省渐进式退休政策对缴费压力的缓解效应研究。为了更好地与全国情况进行对比,本章保持与第七章同样的结构。本章首先结合四川省的社会老龄化和劳动供给量现状,在合理的精算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延迟退休方案;其次,通过职退比、统筹基金财务状况、长短期缴费率等指标评估了三种方案的缓解效应;最后,通过调整利率和迁移率对优选的第一种延迟退休方案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了一些与《渐进式退休政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压力的缓解效应研究》研究有关联的且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我们将这些问题放入第九章,作为未来可能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九章是基于GlueVaR与CBD的养老金长寿风险度量研究。长寿风险已成为全球养老金体系面临的重要系统性风险,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均衡缴费率。准确地度量长寿风险有利于国家更好地采取政策调控。在理论上,本章一方面对GlueVaR与VaR、TVaR风险度量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将CBD死亡率模型和Lee-CaIter死亡率模型进行比较,以获取优度量方法。在实践上,本章首先以Lee-Carter死亡率模型为参照系,将CBD死亡率模型与GlueVaR风险度量方法结合起来,考察经验死亡率、第二套生命表(养老金业务表)、第三套生命表(养老类业务表)、第三套生命表(非养老类业务二表)在长寿风险防范上的表现;其次,通过人口极限年龄、折现率、初始领取年龄三组敏感性测试进一步充分认识CBD死亡率模型结合GlueVaR风险度量方法的优势所在。第十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总结了全书的结论,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