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此次《(天启)东安县志(康熙)东安县志》的整理工作,依择优而取的原则。天启部分以明郑之城修、边仑等纂之天启五年刻本(此本正文中简称明刻“天启志”)为底本。康熙部分以清李大章修、张墀纂之康熙十六年刻本(此本正文中简称清刻“康熙志”)为底本。漫漶不清之处,据1936年王文琳等辑《安次县旧志四种合刊》中重刊之《(康熙)东安县志》(此本正文中简称合刊本“康熙志”)补。同时参校明刻“天启志”以及清李光昭修、周琰纂之《(乾隆)东安县志》乾隆十四年刻本(此本正文中简称清刻“乾隆志”)的相关记载。考虑到1936年王文琳等辑《安次县旧志四种合刊》存世较多,故将合刊本中重刊之《(天启)东安县志》(此本正文简称合刊本“天启志”)《(康熙)东安县志》的讹误脱漏等情况一并注出,以便读者参考。二、原书直排繁体,今改为横排简体,并加现代标点符号,根据文义进行分段。三、异体字、俗体字一般改为现行规范字,但通假字、避讳字不作改动,以校注说明。四、底本漫漶不清且不能确定当为何字者,用“口”表示;空而未书,存疑待考者,用“O”表示。五、整理中贯彻“整旧如旧”的原则,底本脱、讹、衍、倒之处,正文均维持原貌,以校注说明。六、本书正文用宋体,夹注用小字楷体,以示区别。正文和夹注的标点各为系统。七、吸收1936年《安次县旧志四种合刊》中重刊之《(天启)东安县志》校勘记、《(康熙)东安县志》校勘记的有益成果,连同新发现的问题,当页注明,不再另附校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