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民国)安次县志》的整理工作,依择优而取的原则,以刘钟英、马钟琇纂修之1914年铅印本(此本正文中简称1914年印“民国志”)为底本。考虑到1936年王文琳等辑《安次县旧志四种合刊》存世较多,故将合刊本中重订之《(民国)安次县志》(此本正文中简称合刊本“民国志”)的讹误脱漏等情况一并注出,以便读者参考。原书竖排繁体,今改为横排简体,并加现代标点符号,根据文义进行分段。异体字、俗体字一般改为现行规范字,但通假字、避讳字不作改动,只于页下作出注释说明。底本用“口”表示不能确定当为何字,存疑待考,整理本因之不变。整理中贯彻“整旧如旧”的原则,底本脱、讹、衍、倒之处,正文均维持原貌,只加注释于当页说明。《安次县四种旧志丛书·(民国)安次县志》正文用宋体,夹注用小字楷体,以示区别。正文和夹注的标点各为系统。吸收1936年《安次县旧志四种合刊》中重刊之《(民国)安次县志》校勘记的有益成果,连同新发现的问题,一并在当页注释,《安次县四种旧志丛书·(民国)安次县志》书末不再另附校勘记。、四种合刊本中重刊之《(民国)安次县志》的部分内容(尤其是《艺文志》),与1914年初刊本相较,有较多增录,亦有少量删节,俱在当页以注文简要说明,具体增录文本收入附录一。四种合刊本虽与各时期初刊本相较间有讹误,但于战乱频仍之际,保存、传布地方文献功不可没,其卷首三篇总序,亦录于书末,以志不忘。文本收入附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