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对于社会形态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学者对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
(一)关于“社会形态”一词来源的研究
(二)多种视角下对社会形态学说的研究
(三)非社会形态论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
(一)关于“社会形态”概念界定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社会形态划分的类型
(三)多种视角下对社会形态的研究
第二章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社会形态”学说的思想渊源
(一)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二)维科的“三阶段”
(三)圣西门的“五阶段论”
(四)欧文的“新拉纳克”未来社会实验
(五)黑格尔的“世界民族”论
二、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社会”和“形态”
三、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一)历史分析的整体方法
(二)科学抽象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社会形态理论的“科学向度”
一、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二、多角度的逻辑建构
(一)以所有制形式为角度《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所有制形态说”
(二)以阶级的有无为角度:《共产党宣言》的“阶级形态说”
(三)以生产方式为角度:《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说”
(四)将社会形态与地质相类比:《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的“‘地质’形态说”
三、单线与多线的逻辑构想
(一)氏族公社-亚细亚农村公社-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二)氏族公社-亚细亚农村公社-封建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三)氏族公社-亚细亚农村公社-不通过“卡夫丁峡谷”-共产主义
第四章 社会形态中的“卡夫丁峡谷”
一、“跨越卡夫丁峡谷”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卡夫丁峡谷”是什么
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卡夫丁峡谷”的背景
四、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信与“卡夫丁峡谷”
五、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卡夫丁峡谷”
六、恩格斯对于“卡夫丁峡谷”的分析
七、“卡夫丁峡谷”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对资本主义因素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一切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
(三)吸取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因素
第五章 社会形态理论的“伦理向度”
一、人类历史发展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二、价值目标:人的自由与解放
三、多尺度的伦理审视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三阶段说”
(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三形态说”
(三)《资本论》的“二形态说”
四、价值态度:对现实的伦理批判
(一)对封建社会的伦理批判
(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
(三)共产主义的价值理想
第六章 科学向度与伦理向度之间
一、两条不同的路径:科学向度与伦理向度
二、科学向度与伦理向度的统一
第七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一、正确认清中国所处的社会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讨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探索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探索
(四)新时代的科学定位
二、关于发展目标和图景的启示
(一)从“四个现代化”到“两步走”再到“三步走”
(二)“两个一百年”
三、不忘初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民”的思想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人民观”
(三)新时代下的“人民观”
四、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二)坚持和平发展之路
(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