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虽然《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十周年成果精选》涉及领域较为宽泛,但每篇论文都以大量事实材料为依据,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相关问题,提出了鲜明观点。一是在彝族语言文字研究方面,主要围绕《通用彝文规范方案》的研制、彝语语料库建设、彝语构词规律、彝语使用功能弱化等议题,以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为依据,讨论了相关问题的现状忧思及应对策略。二是在彝族文学研究方面,对彝族史诗《支格阿鲁》《阿黑西尼摩》《妈妈的女儿》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叙事程式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还对当代彝族汉语诗群进行论述,并提出了“支嘎阿鲁是彝族人神同体的彝族多面性箭垛式英雄人物”等新颖的观点。三是在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研究方面,从支格阿鲁文化内涵人手,着力探讨了支格阿鲁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四是在彝族毕摩宗教信仰研究方面,既有从宏观上对彝族死亡观、毕摩及其文献传承、毕摩文献与支格阿鲁文化关系的探讨,也有从微观上对毕摩文献《毕布·毕茨》宗教内涵的阐释等。五是在彝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无论是对彝族族源的探究,还是对彝族文化源流的追溯,都有一定的启发性。六是在其他研究方面,包括彝族民俗火、克智、教育、习惯法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众所周知,彝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彝族文化是彝族人民在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我们既要继承和弘扬沉积下来的优秀彝族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地创造适应发展所需的彝族现代文化。目前对彝族文化的研究来说,无论是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应用研究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