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前世今生》从远古神话讲起,分析古人如何在对时间和物候的认识基础上,通过观察星象,逐渐将时间、物候、星象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体系。到西汉初,二十四节气在《淮南子》一书中成形。但其后,张子信发现了太阳运动的不均匀性,指出用“平气法”确定节气日期的不足,但在推动历法改革时十分艰难。至唐代,《大衍历》推出,源于西方的周天360分度体系进入国人视野。1644年,在明末历时14年艰难改历基础上形成的《时宪历》颁行。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采用真正的定气法注历,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以15度为间隔划分出反映气候周年变化过程的24个日期。这和《淮南子》对二十四节气的定义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是我国古代人民通过对天体运动的观察不断总结、不断推究,逐步认识的。《二十四节气的前世今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诙谐的语言,通过一个个故事全面介绍了二十四节气萌芽、成形、完善、发展的全过程,并详解其中关于天文、气象等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