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京话声调的音域和语调……………………………………………………… 1
二 疑问语调的形式……………………………………………………………… 52
三 汉语语调模型刍议…………………………………………………………… 60
四 汉语语调构造和语调类型…………………………………………………… 73
五 关于韵律和语调的一些看法………………………………………………… 86
六 汉语音高载信系统模型……………………………………………………… 95
七 从轻音现象看语音与语法研究的关系……………………………………… 116
八 汉语语势重音的音理(简要报告)………………………………………… 131
九 汉语三音节词里两套重音的实验分析……………………………………… 139
十 北京话上声连读的调型组合和节奏形式…………………………………… 142
十一 朗读中的间顿……………………………………………………………… 153
十二 北京话合口呼零声母的语音分歧………………………………………… 158
十三 北京话儿化韵的语音分歧………………………………………………… 173
十四 普通话与北京语音………………………………………………………… 187
十五 耳语音的性质……………………………………………………………… 193
十六 汉语文语转换中音高处理的对策………………………………………… 198
十七 美标度是比例标度─纠正一种流行的误解…………………………… 205
十八 汉语音高系统的有声性和区别性………………………………………… 210
十九 语音的有声性和区别性…………………………………………………… 219
二十 汉字形音义的广义语言学解析…………………………………………… 245
二十一 考察汉语内部一致性的一种思路……………………………………… 266
二十二 应用语言学开阔的视野………………………………………………… 294
二十三 运行中的语言…………………………………………………………… 298
二十四 The pitch features in Chinese: From the tone to the patterns of
intonation ……………………………………………………………… 308
参考文献…………………………………………………………………………… 321
英文摘要…………………………………………………………………………… 325
后 记………………………………………………………………………………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