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男,1958年1月生,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2008.7-2015.11),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十次中共上海市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四届上海市人大代表。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2001.2-2008.7)、党委常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哲学院院长(2005.5—2008.7兼)。主要学术职务先后有: 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原理事长,中国欧盟学会原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等。冯俊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取的批大学生,1981.12学士学位,1984.12硕士学位,1987.12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90.11任副教授,1993年被国家教委选拔进入“全国作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的100名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出国项目。1994.4—1995.4在英国牛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95.6起任正教授,1996.12起担任博士生导师,1997年被列入“北京市跨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1997—2000)。1998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1年入选为“北京市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2001 — 2005)。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首批)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教授。冯俊出版的个人专著有《笛卡尔哲学研究》、《法国近代哲学》(台湾版,大陆版)、《当代法国伦理思想概论》(台湾版,大陆版)、《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 》,《行走于教育和哲学之间——冯俊教育讲演录》,《从现代走向后现代——以法国哲学为重点的西方哲学研究》(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冯俊卷)、《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等;从英文、法文翻译有《笛卡尔》、《马勒伯朗士的神的观念和朱熹的理的观念》和《法国哲学史》等书,主持翻译《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等哲学著作和教材20余种;主编《西方哲学史》、《东西方公民道德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情词典》(大陆版、香港版),Chinapedia(英文版,新加坡)、 《中浦院书系》等著作、教材和文集6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200余篇;用中、英文给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领导干部和外国学员开设相关的课程20余门。主持和承担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一、二、三等奖20余项,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国际学术交流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