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幼丧母,随父读书,二十余中秀才,四十中举人,四十三中进士,所谓“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官封七品县令,先后在山东范县、潍县做十一年县令,为官清廉刚正,虽有机会以书画师职务接近过东封泰山时的乾隆皇帝,终未进一步升迁,反而因大荒之年擅自开仓赈灾,冒犯腐败势力而罢官返乡,离任时两袖清风,惟图书卷而已。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与盐商富贾、文人墨客广交至友。在当时作为盐业码头的扬州形成了体现文人情致的书画艺术群体“扬州八怪”的活动圈。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他是清代具有士大夫文人思想的画家,与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称为“扬州八怪”,其为代表人物。著有《板桥全集》。他画兰竹,取法石涛、高其佩、徐渭,画风“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其一生仅画竹就长达五十多年,成就卓著。郑板桥笔下的兰竹,清新淡雅,自立新风。郑板桥用“心中之竹、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建立起新的艺术思想与理论体系,正如:“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因此,从自然形态的竹子景象中得到艺术创作的启示,用文人特有的艺术思想与情感,使“胸中之竹”借助于诗文、书画、笔墨相互交融,转化成“画中之竹”的新的艺术思想,这是他对宋以来所追求的“胸有成竹”传统文化认知所做的新的探索,并使这一艺术思想影响着当时和以后的绘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