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既然是活态的,就一定是运动和变化的,这是其不同于静态文物的地方。也因此,任何以保护或传承为名的行为都是一种强加于它的“外力”,任何一种“外力”的刺激都会加速非遗的改变与重构,甚至加速其商业化的速度,这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事实就是:经过十几年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后非遗’时代”,这个“‘后非遗’时代”就是无论你是否承认,都已经强烈地改变了中国被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的“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转变,还是在践行所谓的“生产性保护”,都在迅速地改变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都是非遗保护带来的成果。但即使是这样,我们的非遗保护理论的变化并不大,因为理论总是滞后于社会实践。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要重新总结和不断研究,提出一些更新的、更有前瞻性的、更重要的新视野、新观点,以理论指导当下的中国文化实践,避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不变的文物,以教条主义和保守主义的观点去片面强调其所谓的原生态,从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创造性以及所具有的生命力,并因此进一步忽略了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呈现出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