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古典军事题材小说和演义故事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节:在危难之际,主人公按照事先的安排,打开锦囊,依计而行,顺利地渡过难关。这种带有神奇色彩的描写反映了先人对谋略与奇计的重视和崇拜。在中国古典军事宝库中,谋略学是其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古人在激烈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谋略智慧,在这方面流传有大量的经典著作,《三十六计》就是其中之一。《三十六计》据传为南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所作,具体作者和准确著录年代都已经不可考。《三十六计》首为总说,正文依次为胜战、敌战、攻战、混战、并战、败战等六套计。总说是对全书的宏观把握,阐述了内容主旨和制定运用谋略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六套计中,每一套都包含有六条计谋,总共是六六三十六计,可以说是集历代兵家诡道之大成。在全书的结尾处,著者再次强调了研究战争谋略对于战争指导者的重要性。在结构安排上,《三十六计/崇文国学普及文库》的每一计都包括原文、注释、译文、经典战例四个模块。对于原文中出现的相关地名、人名、典故等等,我们一一作了介绍,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方便读者结合原文对比阅读,尽量进行了直译。为了彰显《三十六计》这一经典著作的不朽生命力,增加可读性.拓宽读者的视野,还特地精选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战例附在译文后面,以飨读者。